公共物品视角下社会救助的法律解释

被引:12
作者
蒋悟真
詹国旗
机构
[1]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救助; 公共物品; 救助法治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82 [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社会救助权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社会救助本质上是一种公共物品。相对于社会组织和个体而言,政府作为社会救助的供给者是义务性和兜底性的。社会救助法治化的关键在于明确和规范政府的供给职能,注重社会救助供给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激励和监管社会主体的慈善救助行为;而从法律程序上落实政府的供给责任和强化被救助主体的权利是实现社会救助供给目标的重要环节。认真对待社会救助的公共物品属性,对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救助供给立法并最终实现救助法治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8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21]  
经济学大师的人生哲学.[M].(美)迈克尔·曾伯格(MichaelSzenberg)编;侯玲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22]  
公共经济学.[M].(英)加雷斯·D.迈尔斯(GarethD.Myles)著;匡小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3]  
法哲学范畴研究.[M].张文显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24]  
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M].(澳)休·史卓顿(HughStretton);(澳)莱昂内尔·奥查德(LionelOrchard)著;费朝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5]  
现代化与法.[M].[日]川岛武宜 著;申政武等 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26]  
民主财政论.[M].[美]布坎南(Buchanan;James M·) 著;穆怀朋 译.商务印书馆.1993,
[27]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 [J].
徐月宾 ;
刘凤芹 ;
张秀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3) :40-53+203
[28]   论社会保障行政中的正当程序 [J].
高秦伟 .
比较法研究, 2005, (04) :88-97
[29]   阿马蒂亚·森的分配正义观 [J].
孙君恒 .
伦理学研究, 2004, (05) :49-53
[30]   社会法的存在与社会法理论探索 [J].
郑尚元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3)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