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腹地划分的中国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识别

被引:38
作者
潘竟虎 [1 ]
刘伟圣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腹地; 空间场能; 可达性;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的界定是认清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与腹地、城市与城市间相互关联的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结节性指数,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法和k阶数据场,综合测度了交通可达性与空间场能,根据场强"取大"原则对城市腹地进行了划分,依据城市腹地范围界定了城市群的空间影响范围。结果表明:①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最大和最小结节性指数相差157.53倍,城市平均可达时间为193.43 min,场能平均值为5 412,最大和最小城市腹地相差3 751倍;②23个城市群中,空间影响范围最大的是北疆城市群,空间平均场强最大的是中原城市群;③城市群在空间上呈现为发育程度不同的"11+9+3"的分布格局和逆时针90°旋转的"β"型城市群连绵带发展格局;④基于腹地划分的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充分考虑了现实的交通网络和地形地貌特点,实现了对广域空间范围内城市腹地范围和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的定量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352 / 3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兰白西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J].
贾卓 ;
陈兴鹏 ;
杨璟恒 ;
高鸿欣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3) :110-114
[2]   中国城市密集区空间识别及其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对接关系 [J].
薛俊菲 ;
陈雯 ;
曹有挥 .
地理研究, 2013, 32 (01) :146-156
[3]   基于微博平台的中国城市网络信息不对称关系研究 [J].
陈映雪 ;
甄峰 ;
王波 ;
邹伟 .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 (12) :1353-1362
[4]   北京世界城市区域的空间范围划分研究 [J].
吴爱芝 ;
李国平 ;
孙铁山 ;
张冰雪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11) :64-69
[5]   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 [J].
关兴良 ;
方创琳 ;
罗奎 .
地理科学, 2012, 32 (09) :1055-1065
[6]   西北地区城市经济影响区与空间组织研究 [J].
宋佃星 ;
延军平 ;
裴博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2 (02) :318-322+333
[7]   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 [J].
方创琳 ;
关兴良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011-1022
[8]   中部地区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 [J].
童中贤 .
城市问题, 2011, (07) :20-25
[9]   基于交通、人口和经济的中国城市群识别 [J].
张倩 ;
胡云锋 ;
刘纪远 ;
刘越 ;
任旺兵 ;
李军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761-770
[10]   基于城市化的中国能源消费前景分析及对碳排放的相关思考 [J].
樊杰 ;
李平星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01) :5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