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邙山黄土与末次间冰期以来古季风特征

被引:8
作者
蒋复初
王书兵
赵志中
傅建利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黄土; 磁化率; 粒度; 古季风; 邙山;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4.05.018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中原邙山赵下峪剖面出露S10以上黄土地层,厚度大于172.1m。末次间冰期S1古土壤厚15.7m,末次冰期L1黄土厚达77.3m,其中晚冰阶L1LL1黄土、间冰阶L1SS1古土壤和早冰阶L1LL2黄土分别厚41.6m、13.2 m和22.5 m。邙山黄土是厚度最大的晚更新世黄土地层剖面之一,记录了丰富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用SPECMAP氧同位素曲线确定的阶段界限的日历年龄为标定点和磁化率年龄模式,获得相应的时间标尺,据以计算出S2以上各层段的平均沉积速率和分辨率。邙山黄土倒数第二间冰期以来不同冰期或冰阶与间冰期或冰阶的粒度、平均沉积速率和分辨率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以末次冰期晚冰阶L1LL1黄土的平均沉积速率为最高,达3.45 mm/a,而末次问冰期S1古土壤的沉积速率亦高达0.28 mm/a。本文主要根据赵下峪剖面的磁化率和>45μm粗颗粒含量变化曲线,并与格陵兰GRIP冰心和深海SPECMAP氧同位素曲线对比,讨论末次间冰期以来古季风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54 / 5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黄土高原马兰黄土记录的MIS3温湿气候 [J].
李玉梅 ;
刘东生 ;
吴文祥 ;
韩家楙 ;
洪业汤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69-76
[2]   中原邙山黄土地层 [J].
蒋复初 ;
吴锡浩 ;
孙东怀 ;
肖华国 ;
王苏民 ;
安芷生 ;
田国强 ;
殷伟德 ;
薛滨 .
地质力学学报, 1998, (04) :14-20
[3]   关于黄河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问题 [J].
吴锡浩 ;
蒋复初 ;
王苏民 ;
薛滨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88-188
[4]   郑州邙山桃花峪高分辨率晚更新世黄土地层 [J].
蒋复初 ;
吴锡浩 ;
肖华国 ;
王苏民 ;
薛滨 .
地质力学学报, 1997, (02) :13-19
[5]   渭南黄土剖面的年龄测定及十五万年来高分辨时间序列的建立 [J].
刘嘉麒,陈铁梅,聂高众,宋春郁,郭正堂,李坤,高世君,乔玉楼,马志邦 .
第四纪研究, 1994, (03) :193-202
[6]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Ⅰ.古季风记录[J]. 安芷生,吴锡浩,汪品先,王苏民,董光荣,孙湘君,张德二,卢演俦,郑绍华,赵松龄.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10)
[7]   洛川黄土地层学 [J].
安芷生 ;
G.Kukla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89, (02) :155-168
[8]   中国黄土研究新进展(一)黄土地层 [J].
丁仲礼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1989, (01) :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