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被引:9
作者
:
温家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温家洪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尹占娥
[
1
]
孟庆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孟庆洁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叶欣梁
[
1
,
2
]
机构
:
[1]
上海师范大学地理系
[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系
来源
:
地理科学进展
|
2010年
/ 29卷
/ 07期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
汶川地震灾难;
自然灾害;
风险评估;
综合灾难风险管理;
中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15.9 [工程地震];
学科分类号
:
070801 ;
摘要
:
从地震灾害的本质与灾害风险管理角度,结合国际灾害风险管理经验,评述汶川地震灾难中暴露出来的中国地震灾难风险管理的一些问题,指出过度强调或依赖地震预报,长于救灾而弱于防灾与减灾,使得中国难以降低地震灾难的严重程度。通过分析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涵、国际主流风险管理框架(IRGC、ERM、TDRM、GTZ),指出综合灾难风险管理是全面减灾最为有效、积极的手段与途径,中国在自然灾难管理中迫切需要实施综合风险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771 / 7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重大自然灾害中的“信息孤岛”现象研究——以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世全
.
南昌高专学报,
2008,
(05)
:163
-165
[2]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
[J].
王卫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王卫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连锋
;
李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李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5)
:1403
-1410
[3]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三水准设防和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J].
王亚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
王亚勇
.
建筑结构学报,
2008,
(04)
:26
-33
[4]
史保平:地震预测和防震的美国经验
[J].
黄永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永明
.
科技导报,
2008,
(10)
:22
-24
[5]
中国地震发生频率与烈度的空间分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凯
;
廖顺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廖顺宝
;
张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13
-18
[6]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继权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冈田宪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多多纳裕一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1)
:29
-37
[7]
日本地震灾害保险体制的形成及其问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滕五晓
;
加藤孝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都市防灾研究所
加藤孝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4)
:93
-99
[8]
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M].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 著.科学出版社.2009,
←
1
→
共 8 条
[1]
重大自然灾害中的“信息孤岛”现象研究——以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胡世全
.
南昌高专学报,
2008,
(05)
:163
-165
[2]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
[J].
王卫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王卫民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连锋
;
李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李娟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5)
:1403
-1410
[3]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三水准设防和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J].
王亚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
王亚勇
.
建筑结构学报,
2008,
(04)
:26
-33
[4]
史保平:地震预测和防震的美国经验
[J].
黄永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永明
.
科技导报,
2008,
(10)
:22
-24
[5]
中国地震发生频率与烈度的空间分布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凯
;
廖顺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廖顺宝
;
张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赛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3)
:13
-18
[6]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继权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冈田宪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多多纳裕一
.
自然灾害学报,
2006,
(01)
:29
-37
[7]
日本地震灾害保险体制的形成及其问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滕五晓
;
加藤孝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都市防灾研究所
加藤孝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4)
:93
-99
[8]
汶川地震灾害综合分析与评估.[M].国家减灾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抗震救灾专家组; 著.科学出版社.200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