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黄土粒度分布中的超细粒组分及其成因
被引:79
作者:
孙东怀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黄土;
粒度;
成壤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1.74 [黄土地、高原、台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多个剖面的粒度测量表明,黄土高原的黄土和古土壤中普遍存在超细粒组分,其平均粒径大致0.4μm,在全样中的含量大致5%6%。超细粒组分的含量在黄土中低,在古土壤中高;并且同一地层自西北至东南增加,这些特征都显示超细粒组分的形成与成壤作用强度相关。一般情况下超细粒组分的粒度在黄土中粗,在古土壤中细。黄土高原各季节的现代天然粉尘中同样存在超细粒组分,然而干旱区成壤作用较少的天然降尘中基本不存在超细粒组分。以上特征说明,黄土中的超细粒组分的形成与成壤作用有关,成壤作用中次生矿物的粒度和含量特征也支持这一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928 / 936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