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三叠世松潘甘孜和川西前陆盆地的物源对比:构造演化和古地理变迁的线索

被引:36
作者
邓飞
贾东
罗良
李海滨
李一泉
武龙
机构
[1]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松潘甘孜; 川西前陆盆地; 碎屑锆石; 物源; 构造演化和古地理重建;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8.04.005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为了研究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两侧的松潘甘孜和川西前陆盆地在大地构造和沉积学方面存在的联系,笔者等分别在松潘甘孜东缘马尔康—理县地区和川西前陆盆地都江堰地区进行了采样和碎屑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工作。269颗锆石的定年结果显示,中—晚三叠世拉丁期—诺利期松潘甘孜复理石盆地东缘沉积地层中的碎屑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250~280Ma、1800~1900Ma和2400~2500Ma、200~245Ma、400~450Ma,对应的物源主要为东昆仑岛弧、华北陆块基底、义敦岛弧以及北秦岭。与之相比,川西前陆盆地诺利期—瑞替期的须家河组地层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大致主要集中在1800~1900Ma和2400~2500Ma、720~850Ma、950~1200Ma、400~450Ma。该统计结果总体上继承了松潘甘孜数据体的特征,揭示出须家河组物源来自西部——松潘甘孜褶皱带的再旋回沉积和龙门山前陆冲断带。
引用
收藏
页码:561 / 57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四川盆地西部须家河组砂岩组分及其古地理探讨 [J].
林良彪 ;
陈洪德 ;
翟常博 ;
胡晓强 ;
李君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11-517
[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物源供给体系分析 [J].
谢继容 ;
李国辉 ;
唐大海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6, (04) :1-3+13+71
[3]   松潘-甘孜地块三叠系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苏本勋 ;
陈岳龙 ;
刘飞 ;
王巧云 ;
张宏飞 ;
兰中伍 .
岩石学报, 2006, (04) :961-970
[4]   东昆仑阿尼玛卿地区古特提斯火山作用和板块构造体系 [J].
杨经绥 ;
许志琴 ;
李海兵 ;
史仁灯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5) :369-380
[5]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刘树根,童崇光,罗志立,戴苏兰,庞家黎,张国政,何军 .
天然气工业, 1995, (02) :11-15+108
[6]  
四川省岩石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辜学达, 1997
[7]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等著, 1992
[8]  
Provenance of the Triassic Songpan–Ganzi flysch, west China[J] . Zhenbing She,Changqian Ma,Roger Mason,Jianwei Li,Guocan Wang,Yuhong Lei.Chemical Geology . 2006 (1-2)
[9]   Paleoproter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J].
Kusky, TM ;
Li, JH .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3, 22 (04) :383-397
[10]  
Metamorphism of basement rocks in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mplications for Paleoproterozoic tectonic evolution[J] . Guochun Zhao,Peter A. Cawood,Simon A. Wilde,Min Sun,Liangzhao Lu.Precambrian Research . 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