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C曲线的驾驶疲劳脑电样本熵判定阈值研究

被引:28
作者
赵晓华
许士丽
荣建
张兴俭
机构
[1]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交通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样本熵; 脑电信号; 最佳阈值; 驾驶疲劳判别; ROC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911.7 [信号处理];
学科分类号
0711 ; 080401 ; 080402 ;
摘要
为了获得客观而准确的驾驶疲劳判别阈值,采用驾驶模拟实验研究方法,采集驾驶员在清醒及疲劳状态下的脑电信号,对比分析不同状态下脑电信号的时域特征,选取表征信号复杂程度的样本熵作为驾驶疲劳判别指标,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方法,确定基于脑电信号样本熵值的驾驶疲劳判别阈值.研究结果表明:脑电信号样本熵值处于区间(0.32,0.71)时,驾驶员处于疲劳过渡时期,可能出现疲劳特征;脑电信号样本熵值小于阈值0.605时,判定驾驶员处于驾驶疲劳状态,准确率为0.95,该值可作为基于脑电信号样本熵的驾驶疲劳判定阈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生理信号的驾驶疲劳声音对策有效性实验 [J].
赵晓华 ;
房瑞雪 ;
毛科俊 ;
荣建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 45 (03) :457-463
[2]   基于脑电信号的驾驶疲劳研究 [J].
房瑞雪 ;
赵晓华 ;
荣建 ;
毛科俊 .
公路交通科技, 2009, 26(S1) (S1) :124-126+141
[3]   基于样本熵的睡眠脑电分期 [J].
和卫星 ;
陈晓平 ;
邵珺婷 .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 (05) :501-504
[4]   Hilbert-Huang变换结合近似熵在疲劳驾驶时脑电分析中的应用 [J].
彭军强 ;
吴平东 ;
殷罡 ;
陈之龙 ;
马树元 .
公路交通科技, 2008, (06) :126-129
[5]   脑电信号的样本熵分析 [J].
周建芳 ;
罗晓曙 ;
胡叶容 .
广西物理, 2007, (02) :15-17
[6]   基于ROC曲线的目标识别性能评估方法 [J].
孙长亮 ;
何峻 ;
肖怀铁 .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7, (01) :17-21
[7]   汽车驾驶员驾驶疲劳监测方法与装置的研究现状 [J].
刘灵 ;
邓小燕 ;
徐颖 .
医疗卫生装备, 2006, (12) :28-30
[8]   用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点和可疑值范围 [J].
陈卫中 ;
倪宗瓒 ;
潘晓平 ;
刘元元 ;
夏彦 .
现代预防医学, 2005, (07) :729-731
[9]   The scope and nature of the drowsy driving problem in New York State [J].
McCartt, AT ;
Ribner, SA ;
Pack, AI ;
Hammer, MC .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1996, 28 (04) :511-517
[10]   Characteristics of crashes attributed to the driver having fallen asleep [J].
Pack, AI ;
Pack, AM ;
Rodgman, E ;
Cucchiara, A ;
Dinges, DF ;
Schwab, CW .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1995, 27 (06) :76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