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方法及空间格局演变

被引:87
作者
宓泽锋 [1 ]
曾刚 [1 ]
尚勇敏 [1 ]
陈思雨 [1 ]
朱菲菲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宁波大学城市科学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耦合协调度; 协调发展; 中国;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04.003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通过结合熵权TOPSIS法和协调度模型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从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显示:1我国自然系统的建设相对缓慢,生态文明整体格局的变化主要受其他系统的影响;2高水平协调发展的省份极为缺乏,协调度高的省份总体水平普遍不高;3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重大影响,经济系统的促进作用变弱,自然和社会系统的作用得到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生态省建设中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董德明 ;
刘磊 ;
赵文晋 ;
龙振永 ;
刘艳坡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04-108
[22]   生态县 生态市 生态省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J].
卞有生 ;
何军 ;
张文国 .
中国工程科学, 2004, (11) :1-7
[23]   生态文明与价值观转向 [J].
徐春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04) :101-104
[24]   关于实施生态省建设的思考 [J].
何文博 .
中国环境管理, 1999, (06)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