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变迁的逻辑——兼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

被引:14
作者
尤明青
王海晶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排放权交易; 制度变迁; 相对价格; 锁入效应; 路径依赖;
D O I
10.13438/j.cnki.jdxb.2020.01.006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在新时代引领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从无到有、从地方分散试点到全国集中立法的过程,构成了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制度变迁理论对其是适用的、有解释力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全球碳排放控制制度是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国际制度背景,中国气候外交是将国际碳排放控制制度转化为国内制度的桥梁。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包括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实施特征三个方面。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动力来源于具有客观基础、受到主观影响的相对价格变化,变迁过程符合对主体的行为假定,受到锁入效应和路径依赖的影响。在制定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时,需要考虑有关控制碳排放的国际制度,需要考虑我国在气候外交中能承担的支付能力以及在气候外交中体现出的支付意愿。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考虑国内的相对价格变化、行为假定、锁入效应、路径依赖等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链接机制 [J].
刘明明 .
环境保护, 2019, 47 (08) :47-51
[2]   中国碳排放市场建设:司法问题及对策 [J].
吕忠梅 ;
王国飞 .
甘肃社会科学, 2016, (05) :161-168
[4]   欧盟碳配额现货与期货价格关系及对中国的借鉴 [J].
王丹 ;
程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 (07) :85-92
[5]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开启新的气候变化治理时代 [J].
何晶晶 .
国际法研究, 2016, (03) :77-88
[6]   再评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 [J].
韦森 .
经济学(季刊), 2009, 8 (02) :743-768
[8]   关于物权法的“绿色”思考 [J].
吕忠梅 .
中国法学, 2000, (05) :46-55
[9]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美) 诺思; 著.格致出版社.2014,
[10]  
新制度经济学.[M].卢现祥; 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