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赤潮的关系

被引:47
作者
张传松
王修林
石晓勇
唐洪杰
韩秀荣
辛宇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营养盐; 东海; 赤潮; 分布;
D O I
10.13227/j.hjkx.2007.11.033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2002-042003-02期间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的4个综合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营养盐季节变化及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海区营养盐状况与赤潮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项营养盐的平均浓度分别为:溶解无机氮(DIN)(17.93±2.46)μmol.L-1,磷酸盐(PO43--P)(0.59±0.11)μmol.L-1和硅酸盐(SiO32--Si)(15.34±3.23)μmol.L-1,调查海区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海区营养盐含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表现为秋冬季节高于春夏季节,其平面分布特征呈现近岸高、外海低,沿岸方向向离岸方向逐渐降低的特点;调查海区DIN和SiO32--S主要来源于长江冲淡水等陆源输入,PO43--P主要来源于长江冲淡水和台湾暖流;调查海区的赤潮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营养盐浓度相对较高,而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相对较低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2416 / 24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长江口水体中氮、磷含量及其化学耗氧量的分析 [J].
孟伟 ;
秦延文 ;
郑丙辉 ;
富国 ;
李子成 ;
雷坤 ;
张雷 .
环境科学, 2004, (06) :65-68
[2]   东海赤潮高发区沉积物中营养盐再生速率的研究 [J].
戚晓红 ;
刘素美 ;
张经 ;
陈洪涛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112-1116
[3]   长江口邻近海域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过程的初步研究 [J].
石晓勇 ;
王修林 ;
韩秀荣 ;
祝陈坚 ;
孙霞 ;
张传松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07) :1086-1092
[4]   长江入河口区生源要素的浓度变化及通量估算 [J].
刘新成 ;
沈焕庭 ;
黄清辉 .
海洋与湖沼, 2002, (03) :332-340
[5]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和输送途径 [J].
王保栋 ;
战闰 ;
藏家业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1) :53-58
[6]   长江和长江口高含量无机氮的主要控制因素附视频 [J].
沈志良 ;
刘群 ;
张淑美 ;
苗辉 ;
张平 .
海洋与湖沼, 2001, (05) :465-473
[7]   中国的赤潮研究 [J].
苏纪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1, (05) :339-342
[8]   长江口上升流海区的生态环境特征附视频 [J].
赵保仁 ;
任广法 ;
曹德明 ;
杨玉玲 .
海洋与湖沼, 2001, (03) :327-333
[9]   中国赤潮的发生趋势和研究进展 [J].
周名江 ;
朱明远 ;
张经 .
生命科学, 2001, (02) :54-59+53
[10]   东海PN断面夏季温盐及化学要素的分布特征 [J].
刘兴泉 .
海洋与湖沼, 2001, (02) :2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