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非延续性治疗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病人血脂及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刘伟 [1 ]
王文华 [2 ]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干部保健中心
[2]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高脂血症; 阿托伐他汀; 血管内皮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R589.2 [脂肪代谢障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病人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及中途停药后的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延续性治疗的意义。方法从门诊、住院病人中选择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病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治疗,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服药前、服药4周后、停药2周时的肘静脉血,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NO、ET的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后病人TC、LDL水平明显降低,停用阿托伐他汀2周后,所有病人的TC和LDL水平较停药前升高,但仍低于服药前水平(F=233.58、95.71,P<0.05);服药4周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然而停用阿托伐他汀2周后,NO水平明显降低,甚至低于服药前水平(F=364.98,P<0.05);服药4周血浆ET明显降低,停药2周ET水平则明显回升(F=98.39,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病人的血管内皮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但当突然停止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对病人的血脂水平及内皮功能改善作用明显减弱,甚至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74 / 47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 [J].
周晓彬 ;
纪新强 ;
徐莉 .
齐鲁医学杂志, 2009, 24 (01) :29-32
[2]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人炎症因子影响 [J].
郑婕 ;
田建会 ;
丁思华 .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 (02) :153-155
[3]   他汀类药物防治冠心病的临床应用 [J].
赵水平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04) :79-81
[4]  
Statins,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s, Are Able to Reduce Superoxide Anion Production by NADPH Oxidase in THP-1-Derived Monocytes[J] . Sandrine Delbosc,Marion Morena,Farida Djouad,Christian Ledoucen,Bernard Descomps,Jean-Paul Cristol.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 . 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