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几种天然林下苔藓层的持水特性

被引:19
作者
徐振锋 [1 ]
胡庭兴 [1 ]
张远彬 [2 ]
王开运 [2 ,3 ]
张力 [1 ]
鲜骏仁 [1 ]
机构
[1] 不详
[2]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5]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和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6]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川西亚高山; 苔藓层; 持水特性; 天然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苔鲜层是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结构上的主要功能层之一,其在保持水土,调节径流和改良土壤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探讨川西亚高山天然林下苔鲜层的水文功能,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云杉林(PP)、方枝柏林(SS)、冷杉+云杉混交林(AF+PP)和冷杉+桦木混交林(AF+BP)林下苔藓层蓄积量、最大持水量和吸水速率等水文特征参数。结果表明:AF+BP苔藓层的蓄积量最大(11.35 t/hm2),其次是AF+PP(9.85 t/hm2)和PP(7.58 t/hm2),SS(3.32 t/hm2)最小。苔藓层持水量呈现AF+BP>AF+PP>PP>SS。AF+BP、AF+PP、PP和SS林下苔藓层最大持水率分别为739.3%、709.6%、588.9%和279.4%。林下苔藓层持水量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规律遵循对数方程(Q=klnt+p)。4种林分中AF+BP、AF+PP和PP在各浸泡时间的吸水速率基本一致,而SS较小,各类林分下苔藓层的吸水速率随着浸泡时间增加按方程V=ktb的趋势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川西亚高山桦木林的林地水文效应 [J].
张远东 ;
刘世荣 ;
马姜明 ;
史作民 ;
刘兴良 .
生态学报, 2005, (11) :147-154
[2]   长白山暗针叶林苔藓枯落物层的降雨截留过程 [J].
叶吉 ;
郝占庆 ;
姜萍 .
生态学报, 2004, (12) :2859-2862
[3]   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和自然恢复演替系列的林地水文效应 [J].
张远东 ;
赵常明 ;
刘世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761-768
[4]   三峡库区几种林下苔藓的保水功能 [J].
张洪江 ;
程金花 ;
史玉虎 ;
祁生林 ;
何凡 ;
潘磊 ;
程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5) :457-461
[5]   贡嘎山冷杉林区苔藓层截持降水过程研究 [J].
陈丽华 ;
余新晓 ;
张东升 ;
高甲荣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4) :60-63
[6]   川西亚高山人工针叶林枯枝落叶及苔藓层的持水性能 [J].
林波 ;
刘庆 ;
吴彦 ;
何海 ;
庞学勇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 (03) :234-238
[7]   贡嘎山冷杉纯林地被物及土壤持水特性 [J].
程金花 ;
张洪江 ;
余新晓 ;
张东升 ;
赵玉涛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03) :45-49
[8]   中国西南亚高山针叶林的生态学问题 [J].
刘庆 ;
吴彦 ;
何海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2) :63-69
[9]   苔藓层的蓄水保土功能研究 [J].
曾信波 .
水土保持学报 , 1995, (04) :118-121
[10]  
四川森林生态研究[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承彪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