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3年木孜塔格冰鳞川冰川粒雪线高度变化研究

被引:12
作者
陈安安 [1 ,2 ]
陈伟 [3 ]
吴红波 [1 ,2 ]
张伟 [1 ,2 ]
吴玉伟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遥感; 粒雪线高度; 气象因子; 七一冰川; 冰鳞川冰川;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以祁连山七一冰川为例,基于Landsat TM/ETM+数据建立了通过单波段(近红外波段)阈值法提取雪线的方法,并结合观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将此方法应用到2000-2013年木孜塔格冰鳞川冰川粒雪线高度变化的估算中,结合茫崖气象站暖季气温(9、7、8月份的平均气温)和6-8月降水量数据,探索粒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波段阈值法可较为准确地估计冰川的雪线位置,2000-2013年冰鳞川冰川粒雪线高度呈波动变化,在2006年达到最大值(海拔5 678 m).气温升高是冰鳞川冰川粒雪线高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气温上升1℃可导致粒雪线高度升高约83 m.
引用
收藏
页码:1069 / 107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冰川脆弱性现状评价与未来预估 [J].
杨建平 ;
李曼 ;
杨岁桥 ;
谭春萍 .
冰川冻土, 2013, (05) :1077-1087
[2]   基于HJ-1数据的木孜塔格峰地区雪深时空变化 [J].
吴红波 ;
贺建桥 ;
郭忠明 ;
毛瑞娟 ;
吴玉伟 .
地理研究, 2013, 32 (10) :1782-1791
[3]   近20年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和西支物质平衡变化 [J].
张国飞 ;
李忠勤 ;
王卫东 ;
王文彬 .
生态学杂志, 2013, 32 (09) :2412-2417
[4]   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木孜塔格峰冰川面积变化 [J].
崔志勇 ;
周文明 .
现代测绘, 2013, 36 (04) :6-8
[5]   基于HJ-1B数据的积雪制图NDSI阈值分析——以祁连山积雪为例 [J].
蒋友严 ;
杜文涛 ;
韩涛 ;
黄进 ;
郝晓华 ;
刘伟刚 .
冰川冻土, 2013, 35 (03) :648-655
[6]   近期小冬克玛底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张健 ;
何晓波 ;
叶柏生 ;
吴锦奎 .
冰川冻土, 2013, (02) :263-271
[7]   基于TM/ETM+影像反演祁连山七一冰川反照率精度比较研究 [J].
毛瑞娟 ;
蒋熹 ;
郭忠明 ;
吴红波 ;
王盛 .
冰川冻土, 2013, (02) :301-309
[8]   木孜塔格西北坡鱼鳞川冰川跃动遥感监测 [J].
郭万钦 ;
刘时银 ;
许君利 ;
魏俊锋 ;
丁良福 .
冰川冻土, 2012, (04) :765-774
[9]   气候变化背景下近50年来黑河流域冰川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王璞玉 ;
李忠勤 ;
高闻宇 ;
颜东海 ;
白金中 ;
李开明 ;
王林 .
资源科学, 2011, 33 (03) :399-407
[10]   近50年来祁连山七一冰川平衡线高度变化研究 [J].
王宁练 ;
贺建桥 ;
蒲健辰 ;
蒋熹 ;
井哲帆 .
科学通报 , 2010, (32) :3107-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