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中国冰川脆弱性现状评价与未来预估
被引:24
作者:

杨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李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春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冰川;
气候变化;
脆弱性;
预估;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冰川的脆弱性是指冰川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基于科学性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与主导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以气候变化脆弱性的暴露度、敏感性与适应能力三要素为标准,遴选构建了我国冰川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中国1961-2007年594个站点的年平均气温和590个站点的年降水量资料、中国第一、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借助RS与GIS技术平台,使用空间主成分方法,构建了冰川脆弱性指数模型,在区域尺度上综合评价了中国冰川脆弱性的现状.基于IPCC A1B气候情景下气温和降水量变化预估数值、21世纪冰川变化预估数据,对2030年代和2050年代的冰川脆弱性进行了初步预估.依据自然分类法,将冰川脆弱性分为潜在脆弱、轻度脆弱、中度脆弱、强度脆弱与极强度脆弱5个等级.结果表明:从现状看,中国冰川对气候变化很脆弱,约92%的冰川作用区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弱性,而且强度脆弱区和极强度脆弱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情景和动态上,2030年代和2050年代仍有约80%的冰川作用区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弱性,但整体上冰川脆弱性呈减弱趋势,局部地区冰川仍处于强度和极强度脆弱状态.冰川脆弱性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现状情况下,冰川脆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冰川的地形暴露和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2030年代和2050年代除地形因素之外,降水量变化上升成为冰川脆弱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未来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冰川脆弱性不增反降,冰川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降低可能是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077 / 10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1980-2010年西藏波密地区典型冰川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向灵芝
;
刘志红
;
柳锦宝
;
李林
;
邹孝
;
娄梦筠
;
戴睿
;
祝赢
.
冰川冻土,
2013, 35 (03)
:593-600

向灵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刘志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柳锦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李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邹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娄梦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戴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祝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
1960-2010年黑河流域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J].
别强
;
强文丽
;
王超
;
何磊
;
赵传燕
.
冰川冻土,
2013, (03)
:574-582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传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冰川加剧消融对我国西北干旱区的影响及其适应对策
[J].
张九天
;
何霄嘉
;
上官冬辉
;
钟方雷
;
刘时银
.
冰川冻土,
2012, (04)
:848-854

张九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何霄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上官冬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4]
近40a来基于树轮年代学的梅里雪山明永冰川变化研究
[J].
蓝永如
;
刘高焕
;
邵雪梅
.
冰川冻土,
2011, 33 (06)
:1229-1234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邵雪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1970—2000年羌塘高原冰川变化及其预测研究
[J].
王利平
;
谢自楚
;
刘时银
;
丁良福
;
殷俊琦
;
吴立宗
.
冰川冻土,
2011, 33 (05)
:979-99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立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6]
百年来天山阿克苏河流域麦茨巴赫冰湖演化与冰川洪水灾害
[J].
沈永平
;
王国亚
;
丁永建
;
苏宏超
;
毛炜峄
;
王顺德
;
Duishen M Mamatkanov
.
冰川冻土,
2009, (06)
:993-1002

沈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国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苏宏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水文水资源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毛炜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新疆气象局气候中心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顺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阿克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Duishen M Mamatkanov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Institute of Water Problems and Hydropower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Republic of Kyrgyzstan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7]
1970—2007年西藏念青唐古拉峰南、北坡冰川显著退缩
[J].
康世昌
;
陈锋
;
叶庆华
;
井哲帆
;
秦大河
;
任贾文
.
冰川冻土,
2007, (06)
:869-873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井哲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

秦大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

任贾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研究站
[8]
冰川消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
[J].
李忠勤
;
沈永平
;
王飞腾
;
李慧林
;
董志文
;
王文彬
;
王林
.
冰川冻土,
2007, (03)
:333-342

李忠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沈永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王飞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志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王文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9]
中国西部冰川对近期气候变暖的响应
[J].
刘时银
;
丁永建
;
李晶
;
上官冬辉
;
张勇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762-771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李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上官冬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张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10]
希夏邦马峰东坡冰川与冰川湖泊变化遥感监测
[J].
车涛
;
李新
;
PKMool
;
许建初
.
冰川冻土,
2005, (06)
:801-805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PKMool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加德满都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