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的逻辑方略

被引:31
作者
王婕 [1 ]
蒲清平 [2 ]
刘晓云 [2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2] 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新时代; 志愿服务; 社会治理; 公共产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目前的社会治理存在目标价值错位、多方协同有限、有效供给不足等现实困境。新时代志愿服务应以培育公共精神、积淀社会资本、化解隐患矛盾、协调多方资源为切入点,通过同构公共善思想基础、建立能动性回应机制、完善协同化运行体制等参与社会治理,从而促进社会治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着力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思想的重要论述 [J].
王永贵 ;
岳爱武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7 (04) :1-8
[2]   志愿服务对志愿者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大数据调查 [J].
蒲清平 ;
赵楠 ;
王婕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3 (02) :129-137
[3]   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研究 [J].
蒲清平 ;
朱丽萍 ;
王婕 .
中国青年研究, 2017, (03) :49-54+74
[4]   志愿服务特征新探:基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 [J].
陶然 .
江苏社会科学, 2016, (06) :103-107
[5]   社会工作视域下的社会治理创新 [J].
包先康 ;
朱士群 .
中州学刊, 2016, (05) :84-89
[6]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矛盾化解探析 [J].
潘修华 .
理论探讨 , 2016, (02) :158-162
[7]   社会治理与公共理性 [J].
周谨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6, (01) :160-165
[8]   微文化:特征、风险与价值引领 [J].
蒲清平 ;
张伟莉 ;
赵楠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01) :64-69+56
[10]   合作中的伙伴关系: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关系策略研究 [J].
尹广文 ;
李树武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5, (10) :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