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研究

被引:16
作者
冯兴华
钟业喜
徐羽
陈琳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改进场模型; 扩散效应模型; 区域空间结构; 优化; 长江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构建城市影响力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计算得出1988、2001及2012年长江经济带内110个地级市以上城市影响力指数;在ArcGis软件平台下,利用空间分析方法,依据改进场模型、扩散模型,综合测度了长江经济带内地级市以上城市的可达性、空间场能及扩散效应,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城市间影响力指数差异较大但整体呈缩小趋势,城市可达性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的格局;区域内存在一条主轴、三大核心圈、多条辅轴的区域空间结构,构成区域"1+3+X"发展格局;长江经济带经过城市孕育、极核发展、点轴扩散、网络化、局域一体化发展5个阶段,基本形成串珠式核心-边缘结构,区域内出现同一时期多个阶段并存的现象。为加快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的优化重组,依据"以点布轴,以轴拓面"空间思想,进行结构要素优化,主要有:合理构建城市等级体系,培养地方增长极;科学规划交通网络,优化空间扩散轴线;合理优化区域分工与合作,构建多层级城市群。
引用
收藏
页码:1711 / 17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2]   交通网络演变对中心城市腹地范围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 [J].
文玉钊 ;
钟业喜 ;
黄洁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59-65
[3]   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 [J].
关兴良 ;
方创琳 ;
罗奎 .
地理科学, 2012, 32 (09) :1055-1065
[4]   关中天水经济区核心—边缘旅游空间结构解析 [J].
庞闻 ;
马耀峰 .
人文地理, 2012, 27 (01) :152-155+160
[5]   湖北省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与空间意象 [J].
龚胜生 ;
周军 ;
张涛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101-1110
[6]   基于改进场模型的城市影响范围动态演变——以中国中部地区为例 [J].
王丽 ;
邓羽 ;
刘盛和 ;
王江浩 .
地理学报, 2011, 66 (02) :189-198
[7]   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区域发展机会公平性评价——以江西省为例 [J].
钟业喜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09, 29 (06) :809-816
[8]   巨型城市与巨型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演变 [J].
孔维强 ;
王承云 ;
白光润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8 (03) :310-318
[9]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腹地的测度分析 [J].
潘竟虎 ;
石培基 ;
董晓峰 .
地理学报, 2008, (06) :635-645
[10]   云南城市经济影响区空间组织演变规律 [J].
吴启焰 ;
陈浩 .
地理学报, 2007, (12) :1244-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