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则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生态环境建设

被引:21
作者
赵延治 [1 ]
张春来 [1 ]
邹学勇 [1 ]
程宏 [1 ]
陈学华 [2 ]
杨忠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沙漠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安全; PSR模型; 日喀则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6.01.006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用生态安全的PSR(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西藏日喀则地区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全区生态安全现状。结果表明,日喀则地区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状况目前已退化到中警状态,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同时,分别计算出全区18县市各自的生态安全指数值,结果显示,除吉隆县属预警状态,其余17县市都为中警状态,且区域相对差异极为明显,东部生态安全问题更为突出。文章根据日喀则地区不同生态环境要素的区域差异以及生态安全建设的需要,提出五大生态环境建设区以满足日喀则地区改善生态安全现状的需要。同时详述了各生态环境建设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和治理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生态安全的系统分析[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杨京平主编, 2002
[12]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土地沙漠化防治规划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董光荣等著, 1996
[13]   The environment and global security [J].
Ezeonu I.C. ;
Ezeonu F.C. .
Environmentalist, 2000, 20 (1) :41-48
[14]  
Ecosystem health: I. Measuring ecosystem health[J] . David J. Schaeffer,Edwin E. Herricks,Harold W. Kerster.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1988 (4)
[15]  
Ecosystem Health: New Goal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ostanza R, Norton B G, Haskell B D. Island Press . 1992
[16]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J].
张建平 ;
陈学华 ;
邹学勇 ;
靳鹤龄 ;
杜杰 ;
曹宗杰 ;
付雪峰 .
山地学报, 2001, (01) :81-86
[17]   青藏高原线型工程及其生态环境研究 [J].
董瑞琨 ;
许兆义 ;
杨成永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 (04) :283-286
[18]   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 [J].
成升魁 ;
沈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4) :297-304
[19]   青藏高原环境保护对策 [J].
李明森 .
资源科学, 2000, (04) :78-82
[20]   青藏高原东部(川西)生态脆弱带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 [J].
刘庆 .
资源科学, 1999, (05)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