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青藏高原东部土壤冻融过程中近地层湍流统计特征分析
被引:9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吕世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张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世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气候变化与陆面过程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部;
土壤冻融过程;
湍流统计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玛曲黄河源区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的湍流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玛曲地区土壤冻融过程中近地层湍流统计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冻融过程中不同阶段近地层湍流输送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各个阶段不稳定层结下无量纲化的风速分量脉动方差与稳定度符合1/3次方律,近中性条件下无量纲化的风速分量脉动方差近似为常数,水平方向上的风速分量方差随地表动力学粗糙度减小而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垂直方向上的速度脉动方差变化不大,说明下垫面的物理特性对水平速度分量方差的影响比垂直方向明显;冻融过程中不稳定层结下无量纲化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脉动方差与稳定度符合-1/3次方律,温度和湿度的拟合系数表现为冻结状态下的值小,而冻结前和融化后的值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青藏高原东部土壤冻融过程中地表粗糙度的确定[J]. 高原气象 , 2010, (01) : 17 - 22尚伦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吕世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张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奥银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罗斯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李锁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09, 28 (06) : 1291 - 1298毛文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巩远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3]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J]. 高原气象, 2009, 28 (06) : 1233 - 124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伟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刘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王兰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
- [4] 冬、春季青藏高原东侧涡旋对特征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J]. 高原气象, 2009, (05) : 945 - 95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何金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祁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 青藏高原东坡理塘地区近地层湍流特征研究[J]. 高原气象 , 2009, (04) : 745 - 753李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近地层大气湍流及能量输送特征分析[J]. 大气科学, 2007, (01) : 48 - 5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茂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7] 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研究进展[J].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06) : 756 - 772徐祥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8] 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研究——GAME/Tibet与CAMP/Tibet研究进展[J]. 高原气象 , 2006, (02) : 344 - 35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不同下垫面湍流统计特征研究[J]. 高原气象, 2004, (05) : 598 - 604张宏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李富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陈家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 [10] 青藏高原草甸下垫面湍流强度相似性关系分析[J]. 高原气象 , 2002, (05) : 514 - 517马耀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马伟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茂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石川裕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塚本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