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理性与执政党理性的应然建构

被引:6
作者
王彩云
机构
[1]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
公共理性; 政党理性; 执政党理性; 公共领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5 [政党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1 ;
摘要
公共理性是以公正为理念,将公共利益目标置于优先地位,以公共协商为途径的现代公共生活所必需的价值理念与公共治理能力。执政党的组织属性、权力属性及其地位、职能决定了执政党应该超越政党理性的局限性而实现执政党理性的公共化,形成以公正为价值理念、以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共协商为手段的公共理性。培养执政党成员德性、培育执政党意识、建构公共领域、加强法治建设、推进话语民主等是建构执政党公共理性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影响:话语民主的视角 [J].
熊光清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03) :169-173
[2]   论执政党的伦理责任 [J].
李建华 ;
谢金林 ;
王小玲 .
理论与改革, 2005, (06) :63-67
[3]  
政治自由主义.[M].(美) 罗尔斯 (Rawls;J.)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4]  
政党政治论.[M].王韶兴; 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5]  
公共理性.[M].谭安奎; 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6]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7]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8]  
利维坦.[M].[英]霍布斯(Hobbes) 著;黎思复;黎廷弼 译.商务印书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