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机制下旅游资源经营者行为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勇
楼嘉军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类公共地悲剧”; “类反公共地悲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以往研究认为,旅游资源"公共地悲剧"治理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明晰产权和政府干预,但是,基于产权界定和产权安排所进行的旅游资源"公共地悲剧"和"反公共地悲剧"分析,关注的是既定产权结构下经营者之间的博弈关系及结果,仅从资源所有者、经营者权利角度关注公共旅游资源悲剧和相关制度选择,却忽视了不同治理模式所界定的不同利益分配格局下经营者行为及其对资源开发效果的全面分析。本文从经济性角度将旅游资源分为基础性和经营性两种内生性生产要素,通过分析不同合约结构下经营者的行为探讨分析了旅游资源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分析结果表明,即便政府干预旅游资源的经营,也未必能够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在合适的合约结构和激励机制下,市场经营也未必会破坏旅游资源,有效的合约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可以在更为实际的操作层面上解决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中的具体问题。因此,就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研究而言,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各种制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用科学的态度、踏实的实证方法来研究市场经营和政府干预环境下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及其对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效率与局限的影响,从更为现实的角度来研究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中的具体问题和解决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176 / 11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交易成本节约视角的旅游景区治理模式选择研究 [J].
吴三忙 ;
李树民 .
旅游科学, 2006, (04) :24-28+32
[2]   世界遗产旅游产品性质与定价机制研究——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 [J].
任啸 .
旅游科学, 2006, (04) :19-23
[3]   乡村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研究——以杭州梅家坞、龙坞茶村、山沟沟景区为例 [J].
池静 ;
崔凤军 .
旅游学刊, 2006, (07) :17-23
[4]   古村落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及影响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实证分析 [J].
王莉 ;
陆林 ;
王咏 ;
杨钊 ;
梁栋栋 ;
卢松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 (03) :276-279
[5]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经济学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 [J].
张维 ;
郭鲁芳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1) :44-47+60
[6]   “反公共地悲剧”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J].
陈广汉 ;
张光南 .
东南学术, 2004, (05) :83-89
[7]   旅游发展与遗产管理研究: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的视角——兼遗产资源管理研究评述 [J].
张朝枝 ;
保继刚 ;
徐红罡 .
旅游学刊, 2004, (05) :35-40
[8]   古村落开发与旅游运营机制研究─以安徽省黟县宏村为例 [J].
姚国荣 ;
陆林 ;
章德辉 .
农业经济问题, 2004, (04) :68-70
[9]   旅游资源群:概念特征、空间结构、开发潜力研究——以全国汉地佛教寺院旅游资源为例 [J].
席建超 ;
葛全胜 ;
成升魁 ;
徐继填 .
资源科学, 2004, (01) :91-98+2
[10]   民营企业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J].
依绍华 .
旅游学刊, 2003, (04) :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