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山东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多样性

被引:23
作者
吕振波 [1 ]
李凡 [1 ]
徐炳庆 [1 ]
王波 [2 ]
机构
[1]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2] 烟台大学海洋学院
关键词
种类组成; 优势种; 功能团多样性; 长度谱; 空间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31.1 [渔业资源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2006年春季(5月)和秋季(10月)黄海山东海域疏目变水层双拖网调查数据,作者对该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空间分布及长度谱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共捕获鱼类61种,其中鲈形目种类最多(27种),其次为鲱形目(8种)和鲉形目(7种);按摄食类型可分为浮游动物食性、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食性、底栖动物食性、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食性、游泳动物食性、杂食性、碎屑食性7个类群,其中浮游动物食性占渔获物重量组成的82.5%。春、秋季鱼类群落均主要由小型种类占优势,春季优势种有3种,为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方氏锦鳚(Pholis fangi),秋季优势种有5种,分别是鳀、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玉筋鱼、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的空间异质性明显,表现出近岸海域(尤其是青岛-乳山南部近岸海域)较高,深水区较低的态势,但多样性指数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资源量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功能团多样性指数(FD)均呈负相关关系,与种类丰富度指数(D)则无相关关系。春、秋季鱼类群落长度谱曲线斜率均小于-0.2,而截距均大于10,与该海域1985年及2000年的研究结果相比,长度谱斜率显著降低、截距显著增加,这与小型个体种类占优势密切相关。与历史资料相比,黄海山东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下降,小型个体比例上升,资源呈衰退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07 / 2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海鱼类组成、区系特征及历史变迁 [J].
刘静 ;
宁平 .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6) :764-769
[2]   2006年春、秋季黄海山东海域鱼类资源结构与数量分布 [J].
吕振波 ;
徐炳庆 ;
李凡 ;
宋明毅 ;
张焕君 ;
刘元进 .
中国水产科学, 2011, 18 (06) :1335-1342
[3]   黄海山东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结构 [J].
吕振波 ;
李凡 ;
王波 ;
徐炳庆 ;
魏振华 ;
张焕君 ;
张培超 .
水产学报, 2011, 35 (05) :692-699
[4]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J].
金显仕 ;
单秀娟 ;
郭学武 ;
李显森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4761-4772
[5]   黄海生态系统高营养层次生物群落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 [J].
张波 ;
唐启升 ;
金显仕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099-1111
[6]   黄、东海冬季底层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 [J].
程济生 ;
俞连福 .
水产学报, 2004, (01) :29-34
[7]   山东半岛南部水域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J].
金显仕 .
水产学报, 2003, (01) :19-24
[8]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 [J].
马克平,刘玉明 .
生物多样性, 1994, (04) :231-239
[9]   黄、渤海沿岸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时空格局异质性研究 [J].
朱鑫华 ;
吴鹤洲 ;
徐凤山 ;
赵紫晶 ;
叶懋中 .
动物学报, 1994, (03) :241-252
[10]   黄渤海沿岸水域游泳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J].
朱鑫华,吴鹤洲,徐凤山,叶懋中,赵紫晶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3) :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