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命题的理论逻辑及其展开

被引:61
作者
王旭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治; 主权; 治权; 代表制; 合宪性;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16.01.005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治中国"命题是对新中国法治实践集大成的概括。它的理论逻辑以中国法治的实践(问题)为前提和中心,首先是一种历史与实践统一的逻辑,隐藏着"实现主权结构与治权结构双重法治化"的线索;其次是一种道义与实践统一的逻辑,"法治中国"要实现的治理格局必然具有明确的价值目标,包含着特定的价值意象,是一种经过法律治理而呈现的现代"价值中国",寄托着国人对正派国家与良序社会的道义期望。同时,法治中国命题在理论上也面临局限与挑战:包括双重代表制下的半契约主权结构内部如何有效实现问责、如何避免例外政治;多元价值带来的法治实用主义诱惑;实践的多元引发法治整合能力的下降。建立一个以宪法解释为核心的合宪性控制机制是妥善应对挑战的重要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10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论我国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规范、实践与完善 [J].
王旭 .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15, (04) :140-150+159
[2]   “五四宪法”的中国道路及其历史影响 [J].
王旭 .
浙江学刊, 2014, (06) :170-176
[3]   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沿问题 [J].
张文显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 18 (05) :31-40
[4]   “法治中国”建设的问题与出路 [J].
马长山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3) :5-20
[5]   论法治中国的科学含义 [J].
汪习根 .
中国法学, 2014, (02) :108-122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 人民出版社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书》编写组, 2013
[7]  
人的权利[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美) 潘恩, 2011
[8]  
中国政治思想史[M]. 新星出版社 , 萧公权, 2010
[9]  
严复文集[M]. 线装书局 , 严复, 2009
[10]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 商务印书馆 , (法)卢梭著,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