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片贫困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研究

被引:6
作者
刘宇翔 [1 ,2 ]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
[2] 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连片贫困地区; 农民合作社; 扶贫模式;
D O I
10.16546/j.cnki.cn43-1510/f.2016.06.006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连片贫困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产业同质化严重、片区跨行政区域扶贫资源缺乏合力,导致传统的扶贫方式效率不高,扶贫资源难以实现规模效益。连片贫困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应以当地农民为主体实施精准扶贫,以农民合作社为载体,实现政府主导下协同多元社会扶贫主体创新路径参与合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扶贫模式。为推进连片贫困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发展,需要构建跨区域政府协同扶贫机制,创立政府购买扶贫服务平台,激励多元化扶贫主体参与合作,鼓励并雇用社会精英参与合作社管理,保持农民扶贫合作社独立性、坚持合作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珍稀动植物资源跨界协同保护机制研究 [J].
李民 .
求索, 2016, (01) :89-93
[3]   西部山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偏差研究——基于陕南的实地调查 [J].
何得桂 ;
党国英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6) :119-123
[4]   美、日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减贫的经验借鉴 [J].
何芬 ;
赵燕霞 .
世界地理研究, 2015, 24 (04) :20-29
[5]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战略创新——以武陵山区为例 [J].
李海金 ;
罗忆源 .
中州学刊, 2015, (12) :78-83
[7]   连片特困地区空间优化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以湘西城市带为例 [J].
刘晓 .
经济体制改革, 2015, (05) :72-77
[8]   连片特困地区农业科技服务减贫成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4县农户的调研 [J].
陈光燕 ;
庄天慧 ;
杨浩 .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 (18) :100-105+125
[9]   连片特困地区治理困境及跨域治理机制构建——以“锰三角”为例 [J].
贾先文 ;
李周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5, 36 (08) :6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