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陆海产业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5
作者
马苏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陆地产业; 海洋产业; 协调发展; 驱动因素; 辽宁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24 ; 0202 ; 020202 ;
摘要
陆地与海洋协调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利用多元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对辽宁省2006~2015年陆地产业和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度进行测度,通过灰色关联模型定量分析陆地产业与海洋产业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的结果表明:2006~2015年辽宁省陆海间产业协调度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协调度由0.997下降到0.970,陆海三次产业协调度大小排序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陆海产业协调发展度由0.7869上升到0.9144,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1.8%,且后期的陆海产业协调发展速度大于前期;影响陆海产业总体协调发展度的前三个产业是海洋渔业、海洋交通业和海洋化工业,关联度分别为0.7982、0.6667和0.5467,今后辽宁省应从稳定海洋渔业、优化或淘汰陆地落后第二产业,大力发展陆地金融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方面入手促进陆地与海洋产业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 / 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Considering aquacultural externality in coastal land allocation decisions in India [J].
Bhat, MG ;
Bhatta, R .
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 2004, 29 (01) :1-20
[12]  
The practice of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in Portugal[J] . Francisco Taveira Pinto.Journal of Coastal Conservation . 2004 (1)
[13]   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环渤海地区海陆一体化评价 [J].
孙才志 ;
高扬 ;
韩建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6) :28-33+69
[14]   江苏海陆产业关联效应及联动发展对策 [J].
常玉苗 ;
成长春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04) :34-36+46
[15]   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与腹地海陆产业联动发展 [J].
董晓菲 ;
韩增林 ;
王荣成 .
经济地理, 2009, 29 (01) :31-35+44
[16]   海陆统筹发展战略研究 [J].
叶向东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08) :33-36
[17]   山东省能源消费与工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 [J].
刘爱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103-107
[18]   基于系统论的海陆产业联动机制探讨 [J].
戴桂林 ;
刘蕾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7, (06) :87-92
[19]   论我国沿海地区的海陆经济一体化 [J].
栾维新 ;
王海英 .
地理科学, 1998, (04) :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