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河中下游河岸带植被对地下水位变化的响应

被引:19
作者
刘虎俊 [1 ,2 ]
刘世增 [1 ]
李毅 [2 ]
杨自辉 [1 ]
李银科 [1 ]
张莹花 [1 ]
郭春秀 [1 ]
刘淑娟 [1 ]
机构
[1]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2] 甘肃农业大学
关键词
河岸带; 地下水位; 土壤水分; 土壤盐分; 植被类型; 石羊河;
D O I
10.13866/j.azr.2012.02.007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S273.4 [地下水的利用];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15 ; 082802 ;
摘要
通过对石羊河中下游河岸带的地下水位定位观测及植被和土壤水盐含量调查发现:河岸带地下水位与河床横向间距呈正相关;在长流水河段的河岸带,以植被类型、物种丰富度和植被盖度与河床间距的关系,判断河流影响地下水位距河床的范围约为130 m,但对于河岸带植被作用距河床横向间距可达500 m。在断流河段,距古河床0~200 m区间内分布河岸植物种。虽然石羊河下游断流,但河流地貌影响地下水位,有利于植物生长。调查区域内有5个植被型,12个群系和29个群丛,河岸带发育隐域植被类型。当地下水位≤2 m时,沼泽草甸发育;当地下水位3~6 m时,以芦苇、赖草和骆驼蓬为建群种的盐化草甸发育;地下水位≤14 m时,则柽柳灌丛繁茂。石羊河的径流量丰欠影响河岸带地下水位变化,河岸带植被组成、结构和分布响应地下水位埋深。
引用
收藏
页码:335 / 3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荒漠河岸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的定量分析 [J].
刘加珍 ;
陈亚宁 ;
陈永金 ;
朱海勇 ;
寇明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1) :131-139
[2]   民勤荒漠区植被退化动态定位研究 [J].
张应昌 ;
常兆丰 .
干旱区研究, 2008, (01) :16-21
[3]   石羊河流域绿洲开发与水资源利用 [J].
丁宏伟 .
干旱区研究 , 2007, (04) :416-421
[4]   河岸带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及其恢复研究进展 [J].
黄凯 ;
郭怀成 ;
刘永 ;
郁亚娟 ;
周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6) :1373-1382
[5]   民勤绿洲边缘物种多样性对水资源变化的响应 [J].
杨自辉 ;
俄有浩 ;
方峨天 ;
刘虎俊 ;
马全林 ;
詹科杰 .
中国沙漠, 2007, (02) :278-282
[6]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塔里木河流域水文要素中的反映 [J].
王顺德 ;
陈洪伟 ;
张雄文 ;
王亚俊 ;
王莉 ;
赵军 ;
毛炜峄 .
干旱区研究, 2006, (02) :195-202
[7]   国内外河岸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岳隽 ;
王仰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5) :35-42
[8]   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层次评价——以民勤县为例 [J].
马金珠 ;
李相虎 ;
贾新颜 .
干旱区研究, 2005, (01) :11-16
[9]   塔里木河下游天然植被恢复的生态学机制 [J].
赵振勇 ;
王让会 ;
张惠芝 .
干旱区研究, 2005, (01) :94-100
[10]   干旱区典型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的模型研究 [J].
张丽 ;
董增川 ;
黄晓玲 .
中国沙漠, 2004, (01)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