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法学界定

被引:18
作者
杨永芳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保护; 概念界定; 法律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97.1 [国际民法];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030105 ;
摘要
近几年,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最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已进入到立法程序,法律草案几易其稿,然而学界仍争议纷呈,其焦点集中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的界定。文章从法理学分析的视角出发,采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综述的方式,论证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法学界定的缘由及意义,国际、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变迁,在确定其概念的基础上,对保护主体、客体加以界定,以厘清立法时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 陈庆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01)
[2]   论世界遗产的合理利用与依法保护 [J].
宋才发 .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5, (02) :84-90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J].
刘锡诚 .
西北民族研究, 2005, (01) :130-139+186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价值理念 [J].
朱祥贵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3) :27-31
[6]  
法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文显主编, 2003
[7]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制定与实施. 国家环保总局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