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季风爆发前罕见连续3场暴雨特征及成因

被引:12
作者
吴乃庚 [1 ,2 ]
林良勋 [1 ]
曾沁 [1 ]
伍志方 [1 ]
金荣花 [3 ]
邓文剑 [1 ]
机构
[1] 广州中心气象台
[2]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系
[3] 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连场暴雨; 持续性暴雨; 阻塞高压; 高空槽; 冷空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10年5月上中旬南海季风尚未爆发,广东一周内出现罕见的连续3场区域性暴雨(下称连场暴雨)。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分析资料,从降水时间特征和环流形势对比了连场暴雨和持续性暴雨的异同,并应用局地经向环流数值模式诊断探讨其可能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中高纬度地区阻塞形势建立对广东5月连场暴雨和6月持续性暴雨发生均尤为关键,连场暴雨期间阻塞高压位于乌拉尔山附近,降水与中纬度短波槽南下密切相关;而持续性暴雨期间阻塞高压偏东位于亚洲大陆中部,降水主要受热带西南季风北推影响。尽管大尺度环流背景相似,但3场暴雨过程天气系统配置差异较大。数值诊断结果进一步表明:激发连续3场暴雨的主要物理因子为潜热加热、温度平流和西风动量输送。潜热加热是此次连场暴雨的正贡献和正反馈的最直接因子,而西风动量输送和温度平流对暴雨发生有一定触发作用和指示意义(超前0~1.5 d)。因此,分析和预报季风爆发前的连场暴雨过程,应注意中高纬度地区西风动量输送、冷暖平流活动和相应的天气形势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 [1] 广东省6月长连续暴雨过程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谢炯光
    纪忠萍
    谷德军
    李晓娟
    胡丽甜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2, 23 (02) : 174 - 183
  • [2] “05.6”华南暴雨中低纬度系统活动及相互作用
    何立富
    周庆亮
    陈涛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4) : 385 - 394
  • [3] 干侵入对济南“7.18”暴雨的作用
    刘会荣
    李崇银
    [J]. 大气科学 , 2010, (02) : 374 - 386
  • [4] 初始扰动对一次华南暴雨预报的影响的研究
    朱本璐
    林万涛
    张云
    [J]. 大气科学, 2009, (06) : 1333 - 1347
  • [5] 华南暖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
    张晓美
    蒙伟光
    张艳霞
    梁建茵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5) : 551 - 560
  • [6] 广东2008年罕见“龙舟水”特点及成因诊断分析
    林良勋
    吴乃庚
    黄忠
    蔡安安
    [J]. 气象, 2009, 35 (04) : 43 - 50
  • [7] 2007年6月粤东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黄忠
    吴乃庚
    冯业荣
    蔡安安
    [J]. 气象, 2008, (04) : 53 - 60
  • [8] 两次华南持续性暴雨过程中热带西太平洋对流异常作用的比较
    鲍名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1) : 27 - 36
  • [9] 定量诊断华南春旱的形成机理
    温之平
    吴乃庚
    冯业荣
    林良勋
    袁卓建
    陈炳洪
    [J]. 大气科学, 2007, (06) : 1223 - 1236
  • [10] 数值剖析0411号热带气旋位置不连续变化和强度突变
    陈桂兴
    林良勋
    冯业荣
    林钢
    袁卓建
    [J]. 气象学报, 2007, (04) : 588 -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