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漂移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脂肪酸组成及聚类分析的研究附视频

被引:12
作者
杨佰娟 [1 ]
郑立 [1 ]
陈军辉 [1 ]
臧家业 [1 ]
王小如 [1 ,2 ]
黎先春 [1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研究中心
[2]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现代分析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浒苔; 脂肪酸;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3 [水产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于2008年7月在黄、渤海区域采集了17个漂移浒苔样品,结合3个本地种,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浒苔中优势脂肪酸为十六碳酸,相对含量在27.82%—43.27%之间。藻体中还含有丰富的PUFA,主要为9,12,15-十八碳三烯酸、6,9,12-十八碳三烯酸、9,12-十八碳二烯酸、8,11,14-二十碳三烯酸,另外还含有EPA不饱和脂肪酸。以欧式距离平方为距离测量技术,类间距用平均链锁法,对20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浒苔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4大类,所有漂浮浒苔聚为第一类,青岛和连云港的本地种分别聚为另三类,说明青岛近海漂浮的浒苔不是青岛本地生浒苔,而是从外海漂移过来的,第一类的聚类结果显示了浒苔的漂移路径。结果表明,藻类脂肪酸的系统聚类分析为海洋绿藻分类与量化评价提供了一种好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627 / 6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2008年黄海浒苔爆发的基本状况与科学应对措施 [J].
乔方利 ;
马德毅 ;
朱明远 ;
李瑞香 ;
臧家业 ;
于洪军 .
海洋科学进展, 2008, (03) :409-410
[2]   聚类分析法用于西洋参样品分类研究 [J].
陈军辉 ;
谢明勇 ;
王凤美 ;
罗珍 ;
李昌 ;
王小如 .
分析测试学报, 2006, (02) :20-24+28
[3]   南海3种可食绿藻化学成分及其营养评价 [J].
吉宏武 ;
赵素芬 .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5, (03) :19-23
[4]   脂类分析在海洋微藻化学分类学上的研究进展 [J].
徐继林 ;
严小军 .
海洋通报, 2004, (02) :65-72
[5]   如何正确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J].
游家兴 .
统计教育, 2003, (05) :10-11
[6]   30种海洋绿藻的脂肪酸分类与评价 [J].
许河峰 .
海洋科学, 2003, (08) :77-80
[7]   基于脂肪酸组成的海洋微藻化学计量学分类研究附视频 [J].
许河峰 .
海洋通报, 2003, (03) :69-72
[8]   中国黄、渤海常见大型海藻的脂肪酸组成附视频 [J].
李宪璀 ;
范晓 ;
韩丽君 ;
严小军 ;
娄清香 .
海洋与湖沼, 2002, (02) :215-224
[9]   对筒柱藻属33株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J].
梁英 ;
麦康森 ;
孙世春 ;
詹冬梅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18-123
[10]   FATTY-ACID COMPOSITION OF 15 SPECIES OF MARINE MICROALGAE [J].
ZHUKOVA, NV ;
AIZDAICHER, NA .
PHYTOCHEMISTRY, 1995, 39 (02) :35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