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东北典型冷、暖夏年的北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季节演变合成分析
被引:4
作者:
李尚锋
[1
,2
,3
]
沈柏竹
[2
,3
]
廉毅
[2
,3
]
曹玲
[4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3] 中高纬度环流系统与东亚季风研究开放实验室
[4] 吉林省气象影视制作中心
来源:
关键词:
东北冷夏;
NPO;
西风漂流区;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0.s1.031
中图分类号:
P732.1 [海上气象基本要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选取长春站为东北地区的典型代表站,使用该测站百年气温资料,在典型个例合成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东北典型冷、暖夏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和海温距平场从前冬到夏季的特征及其演变。主要结果表明:(1)东北冷夏年前冬NPO为很明显的负位相,暖夏年前冬NPO位相并不明显。前冬、春季和夏季的500hPa位势高度场同长春测站夏季平均气温的显著相关区(显著性水平α≥0.05)呈半球尺度纬向分布。前冬,高相关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地区,有两条带状正相关区域:一条主要控制中南半岛北部、印度半岛以及阿拉伯半岛、红海一直到英格兰三岛一带的区域;另一条控制从墨西哥湾经夏威夷群岛到太平洋关岛一带的区域。这两条带状高相关区域,经春季到夏季逐渐向北收缩,但大都位于60°N以南的区域。(2)从前冬到夏季,东北冷夏年西风漂流区的海温距平由正值逐渐变成负值,暖夏年该区域海温从前冬到夏季是一个正距平逐渐加强的过程;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冷夏年从春季到夏季该区域对应的El Nino位相显著加强,而暖夏年该区域对应的La Nina位相,从春季到夏季却是一个显著减弱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