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地理论创新与发展的基本视角和框架

被引:32
作者
王士君 [1 ]
冯章献 [1 ]
刘大平 [2 ]
张紫雯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吉林省征地事物中心
关键词
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系统; 创新与发展; 城市地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揭示规律、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面对时代发展、社会转型、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城市与区域巨变,中心地理论需要创新发展。首先,突破中心地理论的严苛假设、忽视系统动态性和自然—人文要素综合性的固有缺陷,拓宽其普适性。其次,以动态的和联系的眼光审视中心地系统外部条件、内部要素和组织形式与机制变化,从中发现理论创新的视角。包括人口再分布,城市体系重组,全球产业网络兴起等宏观背景变化的视角;现代交通条件、信息技术发展、技术革新、体制变革等影响要素和机制变化的视角;全球城市网络形成,城市带、群、链迅速聚合,底层中心地重构等中心地系统组织形式新变革的视角;RS、GIS和现代统计手段应用的视角。再次,中心地理论创新与发展有必要从"肢解"阶段进入到整体完善过程,构建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框架:①以指导实际应用,形成理论和研究范式为创新和发展的目标;②以中心性测度新模型、严苛条件缓和、动态中心地系统、中心地系统畸变模式、中心地扩散域的空间嵌套等为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内容;③突破自然—人文耦合要素对中心地系统影响机理及模型化表达,现代中心地系统空间图景,动态开放的现代中心地系统建设等重点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256 / 12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21]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02, (01) :1-6
[22]   自然地理因素对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影响的样式分析 [J].
王心源 ;
范湘涛 ;
郭华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1) :67-72
[23]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J].
顾朝林 ;
徐海贤 .
地理科学, 1999, (04) :320-331
[24]   城市体系KOCH雪花模型实证研究──中心地K体系的分形与分维 [J].
陈彦光 .
经济地理, 1998, (04) :33-37
[25]   中心地体系中的分形和分维 [J].
陈彦光 .
人文地理, 1998, (03) :23-2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