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及其镁铁质包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对岩浆混合作用的示踪

被引:21
作者
刘亮
邱检生
李真
机构
[1]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镁铁质微粒包体; 石英二长岩;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组成; 岩浆混合作用; 浙江沐尘岩体;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11.03.009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体中普遍发育形态各异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本文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对该石英二长岩和其中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进行了精确的年龄测定,获得的年龄分别为112·1±1·0Ma和112·4±1·2Ma,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它们同时形成,这为指示包体属岩浆混合作用成因提供了关键证据。包体野外多呈塑性形态,包体中可见与寄主岩中相似的钾长石斑晶,包体中的斜长石发育复杂的核边环带结构,并普遍出现针状磷灰石,这些特征也指示包体的形成经历了岩浆混合作用过程。包体与寄主岩样品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其共同特点主要表现为εHf(t)值散布于正值与负值之间。综合分析表明,沐尘岩体中的暗色镁铁质微粒包体最可能为亏损的地幔组分与其诱发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经混合作用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岩浆混合作用:来自岩石包体的证据 [J].
王德滋 ;
谢磊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1) :16-21
[2]   浙江沐尘石英二长岩体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卢成忠 .
地球化学, 2007, (05) :457-466
[3]   浙江沐尘岩体的矿物学特征与成岩物理化学条件 [J].
卢成忠 ;
董传万 ;
汪庆华 .
矿物学报, 2006, (04) :424-430
[4]   浙江普陀花岗杂岩体中的石英闪长质包体:斜长石内部复杂环带研究与岩浆混合史记录 [J].
谢磊 ;
王德滋 ;
王汝成 ;
邱检生 ;
陈小明 .
岩石学报, 2004, (06) :96-107
[5]  
Genesis of zircon and its constraints on interpretation of U-Pb age[J]. WU Yuanbao & ZHENG Yongfei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Wu Yuanbao(e-mail: ybwu @ustc.edu.c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15)
[6]   中国东南地壳增长与Nd同位素模式年龄 [J].
陈江峰 ;
郭新生 ;
汤加富 ;
周泰禧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6) :7-16
[7]   平潭和漳州深成杂岩中斜长石捕虏晶与岩浆混合作用 [J].
李武显 ;
董传万 ;
周新民 .
岩石学报, 1999, (02) :127-131
[8]   浙江新昌早白垩世复合岩流中的岩浆混合作用 [J].
周金城,张海进,俞云文 .
岩石学报, 1994, (03) :236-247
[9]   华南基底变质岩的Sm-Nd同位素及其对花岗岩类物质来源的制约 [J].
沈渭洲 ;
朱金初 ;
刘昌实 ;
徐士进 ;
凌洪飞 .
岩石学报, 1993, (02) :115-124
[10]  
江绍断裂带的岩浆混合作用及其两侧的前寒武纪地质[J]. 周新民,朱云鹤.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