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异化的起源

被引:18
作者
任琳 [1 ,2 ]
郑海琦 [3 ,4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3]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4]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
关键词
联盟; 全球治理; 制度非中性; 议题联盟; 区域一体化;
D O I
10.16513/j.cnki.qjip.2021.0009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联盟异化是霸权同盟国基于"成本-收益"核算,对既有联盟关系做出的调整,表现为选择性背离或选择性追随,发生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传统安全诉求减少、全球治理等功能性议题不断涌现,而霸权国实力下降、弱化联盟承诺或采取退出外交策略。联盟异化受到来自霸权国、崛起国及系统内其他国家行为的激励,更取决于其自身对联盟的"成本-收益"核算。随着国际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美国建制派回归,霸权国重置联盟的意愿将会增强,但面对愈发累积的不确定性风险和功能性治理诉求,原霸权同盟国将可能采取议题性追随或选择性背离的联盟异化行为,也会做出防御型抱团、区域化对冲等应急反应,系统内其他国家亦然。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58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复杂性分析——以亚太地区经济治理为例 [J].
任琳 ;
张尊月 .
国际经贸探索, 2020, 36 (10) :100-112
[2]   改制与建制之间:国际制度竞争的策略选择 [J].
陈拯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 (04) :81-109+157
[3]   同盟理论的演进过程——兼论其对中国国际关系理念的镜鉴作用 [J].
戴正 ;
郑先武 .
广西社会科学, 2019, (12) :73-79
[4]   联盟与国际秩序 [J].
刘丰 .
当代美国评论, 2019, 3 (03) :3-19+121
[6]   联盟的维持与瓦解:理论分析与案例检验 [J].
宋伟 ;
宋卓如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 (12) :137-153
[7]   联盟为何走向瓦解 [J].
刘丰 ;
董柞壮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2, (10) :4-31+156
[8]   同病相怜与联盟形成——非洲联盟政治(1955-2003) [J].
王石山 ;
王英 .
国际政治科学, 2011, (03) :74-109+4
[9]  
自由主义利维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伊肯伯里 (Ikenberry, 2013
[10]  
国际政治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 科恩 (Cohen,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