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9—10日山东大暴雨天气分析

被引:23
作者
王西磊 [1 ,2 ]
吕淑芳 [2 ]
赵京峰 [1 ,3 ]
盛春岩 [1 ]
机构
[1] 山东省气象台
[2] 山东省莱芜市气象局
[3] 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
关键词
大暴雨; 切变线; 急流; 物理量场; 山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资料,采取天气学诊断方法,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降水天气影响系统、物理量场、急流等方面,初步分析了山东省2009年5月9—10日大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是在稳定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在华北南部稳定少动造成的;大暴雨落区位于低空急流的左前方、高空急流轴的右后方、低空切变线以南、地面冷锋以北的交汇区;从南海到山东省中北部的水汽通道为这次大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地面冷锋是这次大暴雨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自西向东移动是产生区域性大暴雨的直接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一次河北大暴雨的华北低涡结构和涡度收支分析 [J].
田秀霞 ;
邵爱梅 .
暴雨灾害, 2008, 27 (04) :320-325
[2]   2007年7月18—19日山东省大暴雨天气分析 [J].
杨晓霞 ;
王建国 ;
杨学斌 ;
孙军 ;
杨成芳 ;
盛春岩 .
气象, 2008, (04) :61-70+138
[3]   济南市“7·18”大暴雨成因的中尺度分析 [J].
尹承美 ;
杨芙蓉 ;
刘爱梅 ;
卓鸿 .
山东气象, 2007, (04) :14-18+67
[4]   近年来我国暴雨中尺度动力分析研究进展 [J].
孙淑清 ;
周玉淑 .
大气科学, 2007, (06) :1171-1188
[5]   流场中的奇异线(点)特征与汛期广西暴雨分析 [J].
高安宁 ;
陈见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03) :1-7
[6]   “06.7”郧西暴雨天气的成因分析 [J].
王莉萍 ;
孙超作 ;
杜世晔 .
暴雨灾害, 2007, (03) :261-265
[7]   “07.5”湖北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及降水成因分析 [J].
李世刚 ;
梁涛 ;
彭盼盼 ;
汪高明 ;
胡昌琼 .
暴雨灾害, 2007, (03) :230-235
[8]   暴雨和强对流天气的研究 [J].
陶诗言 ;
丁一汇 ;
周晓平 .
大气科学, 1979, (03) :227-238
[9]  
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灾害研究.[M].陶诗言;张小玲;张顺利著;.气象出版社.2004,
[10]  
AREMS中尺度暴雨数值预报模式系统.[M].宇如聪;薛纪善;徐幼平等著;.气象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