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变化趋势与动力机制——基于上海“五普”和“六普”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3
作者
邓智团 [1 ]
廖邦固 [2 ]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2]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外来人口; 社会空间分异; 空间粘性与剥夺;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4.12.005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过去十多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变化和城市扩张最为快速的时期,城市中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问题成为城市研究的重要命题。文章基于"五普"和"六普"数据,以上海为实证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外来人口分布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演变,对上海外来人口社会空间分异中的空间粘性和空间剥夺效应进行量化研究。实证分析表明,转型期上海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从2000年集中于中心城区已逐步扩散到整个城区,从2000年到2010年,外来人口仍然是上海最基本的社会空间分异因子。在其社会空间变化过程中,存在空间粘性和空间剥夺两种相互作用的推动力,前者是外来人口空间集聚存在的自我强化效应,后者则是推动外来人口的空间调整的外部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空间”的思想谱系与理想图景:一种开放性实践空间的建构 [J].
文军 ;
黄锐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2) :35-59+243
[2]   中国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与空间分异 [J].
李志刚 ;
刘晔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785-795
[3]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 郑震.社会学研究. 2010(05)
[4]   南京城市社会区空间结构——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因子生态分析 [J].
徐旳 ;
汪珠 ;
朱喜钢 ;
李唯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484-498
[5]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 [J].
潘泽泉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9, (01) :27-33
[6]   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学报, 2008, (08) :829-844
[7]   1947-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结构演变 [J].
廖邦固 ;
徐建刚 ;
宣国富 ;
祁毅 ;
梅安新 .
地理学报, 2008, (02) :195-206
[8]   中国城市外来与本地劳动力的就业对比研究——以上海为例 [J].
高慧 ;
周海旺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7, (04) :10-15
[10]   上海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社会学研究 [J].
杨上广 ;
王春兰 .
社会, 2006, (06) :117-13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