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2 条
快速城镇化下中国大城市房权分异研究——对广州的实证
被引:17
作者:
陈宏胜
[1
]
李志刚
[2
]
机构:
[1]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2]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房权;
房权指数;
房权分异;
机制;
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120405 ;
摘要:
利用广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微观数据,通过房权指数T、房权分异指数ID和房权集中指数II三指标对广州市城市社区的房权分异进行测算,并使用"六普"数据从人口、制度、市场、住房四项维度对影响广州城市房权指数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州城市房权指数的平均水平为0.71,属较高水平;各区房权指数存在明显差异,其分布由城市核心到边缘可分为"中—低—高"三类,中心区较为混合,而郊区则呈现较为极化的格局;广州中心区城市房权分布以越秀、荔湾、海珠三区交接处为中心,房权指数最高,老城区外围房权指数最低,呈现一种"差序格局"。第二,就空间分异而言,广州不同房权住房的空间分异度为0.45,集中指数为0.68,属中等水平,说明广州的房权分异并不明显,不同房权类型的住房呈现相对混合的空间分布;但各区则呈现差异化格局:近郊区的房权分异强(空间极化)、远郊区房权分异弱(空间混合),近郊区房权分异最为突出。在机制上,婚姻状况、年龄构成、学历状况、户籍制度、社区居住条件等5个要素对社区房权有显著影响;总体模型表明,婚姻和户籍是影响社区房权分异的决定性因素,说明当前中国城市的住房房权的分布格局主要由家庭和制度因素驱动,而非由市场因素驱动,以此展现和强调了中国城市社会地理与西方的差别。
引用
收藏
页码:1821 / 1832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