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立交变速车道长度研究

被引:19
作者
王春娥
机构
[1] 盐城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变速车道; 平均等候时间; 高速公路立交; 渐变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12.352 [];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我国规范对变速车道长度进行了界定,但渐变段是否属于变速车道界定比较混乱,同时没有明确提出匝道车速、等待时间对变速车道长度的影响。通过对变速车道类型和驾驶行为分析,确定加速车道宜采用平行式,减速车道宜采用直接式。然后,根据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车辆在变速车道的速度变化,分别确定了平行式加速车道、直接式减速车道每一部分长度的计算方法,重点是利用移位负指数分布模型,推导了平行式加速车道等待段中车辆等待一个可插入间隙的平均等候时间。最后通过算例确定了主线和匝道在不同设计车速下的加、减速车道长度。该长度比现有规范中的参考值偏大,因为该变速车道长度考虑了三角渐变段长度,为相邻立交间距的确定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20 / 1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研究 [J].
史静 ;
沈穗娜 .
中外公路, 2011, 31 (04) :309-314
[2]   厦门机场路东坪山地下立交变速车道设计探讨 [J].
李明 ;
张海忠 ;
魏为成 .
公路交通技术, 2011, (02) :18-22+26
[3]   立交变速车道设计分析 [J].
谷李忠 .
市政技术, 2010, 28 (03) :48-50
[4]   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设计研究 [J].
苑中丹 ;
薛岭 ;
王维礼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8 (04) :689-693
[5]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最小间距模型 [J].
肖忠斌 ;
王炜 ;
李文权 ;
.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11) :105-108+129
[6]   行人过街延误研究 [J].
冯树民 ;
裴玉龙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7, (04) :613-616
[7]   我国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长度的确定方法研究附视频 [J].
何雄君 ;
梁会 ;
王建平 ;
向晋举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5, (03) :370-373
[8]   高速公路加减速车道合流分流特征分析 [J].
李铁柱 ;
李文权 ;
周荣贵 ;
石小法 ;
赵春 .
公路交通科技, 2001, (04) :89-91
[9]   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交的最小间距 [J].
贺玉龙 ;
刘小明 ;
任福田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1, (01) :8-11
[10]  
互通式立交最小安全净距及变速车道长度研究.[D].史静.长安大学.201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