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小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

被引:19
作者
郎海鸥 [1 ]
王文杰 [1 ]
王维 [1 ]
许超 [1 ]
刘锬 [1 ,2 ]
李泰然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关键词
时空分布特征; L-THIA模型; GIS; TN; TP; 旱地;
D O I
10.13198/j.res.2010.09.61.langho.003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选取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小江流域为研究对象,以GIS软件为分析工具,在L-THIA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小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物负荷量随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而产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7年小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物TN和TP总负荷量分别为5563.11和1550.65t,其中旱地的污染物负荷量最大,TN和TP负荷量分别达到4633.43和1368.96t,占总负荷量的83.29%和88.29%;从空间分布上看,非点源污染主要集中在旱地较多的东河流域和南河流域;而从时间分布上看,随着旱地面积的大幅增加,1995—2007年小江流域污染物负荷量明显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158 / 116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三峡水库上游河流入库面源污染负荷研究 [J].
郑丙辉 ;
王丽婧 ;
龚斌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2) :125-131
[2]   三峡小江回水区段2007年春季水华与营养盐特征 [J].
李哲 ;
方芳 ;
郭劲松 ;
陈杰 ;
张超 ;
田光 .
湖泊科学, 2009, 21 (01) :36-44
[3]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面源污染输出响应及管理策略——以太湖地区蠡河流域为例 [J].
李恒鹏 ;
杨桂山 ;
刘晓玫 ;
李金莲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1) :143-150
[4]   三峡水库主要入库河流氮营养盐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J].
郑丙辉 ;
曹承进 ;
秦延文 ;
黄民生 .
环境科学, 2008, (01) :1-6
[5]   基于L-THIA模型的密云水库地区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J].
沈涛 ;
刘良云 ;
马金峰 ;
李存军 ;
王纪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5) :62-68
[6]   三峡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研究 [J].
郑丙辉 ;
张远 ;
富国 ;
刘鸿亮 .
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6) :1022-1030
[7]   三峡库区藻类水华调查及其毒理学研究 [J].
周广杰 ;
况琪军 ;
刘国祥 ;
汤宏波 ;
胡征宇 .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01) :37-41
[8]   三峡水库蓄水后氮、磷营养盐的特征分析 [J].
张远 ;
郑丙辉 ;
刘鸿亮 ;
富国 ;
罗专溪 .
水资源保护, 2005, (06) :27-30
[9]   适用于中大尺度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模型 [J].
惠二青 ;
刘贯群 ;
邱汉学 ;
陈友媛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3) :552-556
[10]   太湖流域与长江三峡库区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比研究 [J].
余炜敏 ;
魏朝富 ;
谢德体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