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遗传育种中多元遗传分析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6
作者
沈前华
机构
[1] 江西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多元遗传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作物遗传育种;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1989.01.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概述了多元遗传分析研究的由来与发展、现状和趋势,着重阐明了它在作物遗传育种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水稻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J].
孙五成 ;
徐静斐 .
遗传, 1988, (05) :1-4
[2]   甘薯数量性状遗传距离在亲本选配中的初步应用 [J].
戴起伟 ;
张必泰 .
遗传, 1988, (03) :1-3+14
[3]   江浙沪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J].
莫惠栋 ;
顾世梁 .
中国农业科学, 1987, (03) :28-38
[4]   二棱皮大麦育种材料的模糊聚类 [J].
陶彩成 ;
王鹤卿 ;
吴中华 ;
汪新宏 .
大麦通讯, 1986, (02) :1-9
[5]   花生数量性状遗传距离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J].
甘信民 ;
王在序 ;
顾淑嫒 ;
曹玉良 .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06) :27-31
[6]   关于水稻品种间遗传差异的研究 [J].
汤陵华 ;
沈锦骅 .
作物学报, 1985, (02) :73-80
[7]   江淮下游地区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 [J].
何国浩 ;
马育华 .
大豆科学, 1983, (04) :253-265
[8]   相关遗传力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J].
戴君惕 ;
杨德 ;
尹世强 ;
尹腾蛟 .
遗传学报, 1983, (05) :375-383
[9]  
关于多个数量性状的典范相关研究——II. 小麦杂种后代的典范性状选择[J]. 杨德,戴君惕,尹腾蛟,尹世强.湖南农学院学报. 1983(01)
[10]   聚类分析应用于小麦品种资源数量分类上的研究初探 [J].
俞世蓉 ;
郭蔼平 ;
魏燮中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2, (04) :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