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雷电活动的对流潜热特征

被引:21
作者
杨兆礼
万齐林
陈子通
机构
[1] 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大气科学; 雷电活动; 下垫面; 热力非均匀性; 对流潜热; 广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基于LIS和Latent Heat Research Product等TRMM卫星产品及广东省闪电定位仪观测资料对广东雷电活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粤北、粤东和粤西等convLHMean(对流潜热)上下层差值为50K/h以上的较大正值区域基本对应着较高的山脉地形,说明对流潜热的垂直变化与广东地区山地抬升作用有一定的关系;而通过分析不同高度convLHMean差值的分布,发现不同区域生成雷电需要的对流潜热条件不稳定高度是不一样的,另外上下层convLHMean差值大值中心分布与陆地、海上及海岸带的flash闪电中心分布基本对应;还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闪电密度与上下层convLHMean差值的季节变化基本上呈现出相同位相的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65,且达到了99.9%的信度水平。此外,还发现由于西江的convLHMean分布特征,使得西江存在于较大的不稳定对流潜热能量区域中,顺着河流容易出现大片的雷电密集区域。最后,通过分析上下层convLHMean差值情况,发现在各种天气系统触发作用下,会释放出由下垫面地形抬升作用长期积蓄的这些对流潜热能量,从而引起强烈的雷电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雷电学原理[M]. 气象出版社 , 陈渭民, 2003
[12]  
气象学[M]. 气象出版社 , 陈佑淑, 1989
[13]   雷电监测定位系统在深圳的应用 [J].
林逸 ;
陈丹青 .
广东气象, 2002, (S1) :32-33
[14]   雷电监测和雷电数据的应用 [J].
冯桂力 .
山东气象, 2002, (02) :25-27
[15]   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运行情况 [J].
陈水明 ;
樊灵孟 ;
何宏明 ;
钟定珠 .
中国电力, 2001, (12) :46-50
[16]   广东雷暴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对策 [J].
涂燕铭 ;
潘耀清 ;
周彦斌 ;
梁多 .
广东气象, 2000, (S2) :33-35
[17]   闪电的人工触发和研究 [J].
王才伟 ;
刘欣生 ;
张义军 ;
肖庆复 .
物理, 2000, (09) :536-540
[18]   广东地区雷电活动的气候分布特征 [J].
张敏锋 ;
刘欣生 ;
张义军 ;
樊灵孟 ;
钟定珠 ;
周良才 .
热带气象学报, 2000, (01) :46-53
[19]   广东省2~5月各类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 [J].
林仲青 .
广东气象, 1999, (01) :21-22
[20]   雷电物理与人工引发雷电研究进展 [J].
刘欣生 ;
郄秀书 ;
王才伟 ;
张义军 ;
言穆弘 .
中国科学基金, 1999, (01)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