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我国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及传播研究

被引:44
作者
骆昌日 [1 ,2 ]
何婷婷 [3 ,4 ]
机构
[1]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3]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
[4]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
网络流行语; 演变规律; 演变动因;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15.02.015
中图分类号
H136 [现代词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环境中的交际语言,其简洁实用、生动活泼,不但深受广大网民的追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的方向。回顾近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其演变规律是外在形式上从简单到多样化,表达意图上从自由的网络交际、文化恶搞到话语权的诉求需要等;其演变动因离不开网民娱乐生活需求、生活压力排遣以及监督权的追求等原因;其传播影响着数字化时代汉语言的纯洁性、文化传播的伦理观、社会价值观、文化的创新性等方面。展望其未来,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会持续升温;网络流行语会更加贴近生活、反映生活;新闻热点事件、表达诉求类网络流行语将呈上升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网络流行语生成传播机制探究——以“XX体”为例 [J].
朱晓彧 ;
冯美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54 (04) :112-118
[2]   新生代网络流行语的符号学解析 [J].
黄碧云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 (02) :106-108+112
[3]   当前我国网络流行语中的舆情分析 [J].
姜胜洪 .
未来与发展, 2010, 31 (06) :104-107
[5]   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 [J].
陈一民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6) :94-97
[6]   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 [J].
盛若菁 .
江淮论坛, 2008, (04) :119-121+158
[7]   尊重创新讲究规范──谈谈网络流行语的规范 [J].
彭嘉强 .
语文建设, 2001, (08) :16-16
[8]   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 [J].
闪雄 .
语文建设, 2000, (10) :15-16
[9]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M].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 组编.商务印书馆.2011,
[10]  
网络媒体导论.[M].吴满意; 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