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性分析

被引:20
作者
董锋
徐喜辉
龙如银
韩宇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Theil系数; 基尼系数; 变异系数;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在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运用Theil系数等方法对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Theil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呈现区域差异性,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导致区域内差异的主要原因;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总量东部地区差异最大、中部最小,人均碳排放西部地区差异最大、东部最小,碳排放强度中部地区差异最大、东部最小;基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碳排放差异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运用聚类分析将全国各省碳排放现状分为优、良、中、差四大类。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转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等节能减排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526 / 15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泰尔熵指数的区域碳排放差异研究 [J].
唐建荣 ;
王清慧 .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4) :21-27
[2]   我国省域碳排放差异性及其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J].
白宏涛 ;
王会芝 ;
徐鹤 .
经济地理, 2012, 32 (12) :21-26
[3]   中国碳排放省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与减排机制研究 [J].
周建 ;
易点点 .
上海经济研究, 2012, 24 (11) :65-80
[4]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 [J].
赵爱文 ;
李东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11) :1297-1303
[5]   我国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J].
许泱 ;
周少甫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11) :1304-1309
[6]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安徽省节能减排评价研究 [J].
储莎 ;
陈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1) (S1) :512-516
[7]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 [J].
郭朝先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2) :47-56
[8]   生产中碳排放效率长期决定及其收敛性分析 [J].
魏梅 ;
曹明福 ;
江金荣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9) :43-52+81
[9]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J].
王群伟 ;
周鹏 ;
周德群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1) :45-54
[10]   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 [J].
陈彦玲 ;
王琛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9, 17 (02)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