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中国冬季风寒温度的变化

被引:15
作者
冯胜辉
龚道溢
张自银
何学兆
郭栋
雷杨娜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冬季; 风寒温度; 气温; 风速;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风寒温度是冬季表征人体热舒适度常用的参数,也是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关注的要素。本文利用中国地面国际交换站气候资料月值数据集的气温和风速,分析1956-2005年中国冬季风寒温度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中国冬季风寒温度普遍呈上升趋势,全国平均升高3.2oC,变化速率达0.64oC/10a;西北、华北、东北和青藏地区的上升速率分别为0.79oC/10a、0.84oC/10a、0.81oC/10a、0.80oC/10a,其中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地区上升趋势最为强烈,超过1oC/10a;35oN以南的我国南方地区上升速率较低,为0.39oC/10a。风寒温度的这种变化特征是近50年来气温升高和风速下降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气温变化造成的风寒温度上升是2.4oC,而地表风速下降对风寒温度的贡献为0.8oC。东亚气温和风速的变化受诸多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分析表明影响东亚气候的几个主要环流因子中,西伯利亚高压、北极涛动、西太平洋遥相关型和欧亚遥相关型等与风寒温度有显著相关。这四个环流因子一起能解释50年来全国平均风寒温度方差的46.7%。全国平均气温与这四个环流因子的相关分别达到-0.65,+0.49,+0.31和-0.32;而平均风速与北极涛动的相关最显著,达-0.51。
引用
收藏
页码:1071 / 108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近46年来冬半年日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房巧敏 ;
龚道溢 ;
毛睿 .
地理科学, 2007, (05) :711-717
[2]   近40年来东亚冬季风的年代际时空变化趋势 [J].
施晓晖 ;
徐祥德 ;
谢立安 .
大气科学 , 2007, (04) :747-756
[3]   影响我国冬季温度的若干气候因子 [J].
李勇 ;
陆日宇 ;
何金海 .
大气科学, 2007, (03) :505-514
[4]   冬季西太平洋遥相关型的环流结构特征及其与我国冬季气温和降水的关系 [J].
李勇 ;
何金海 ;
姜爱军 ;
周兵 .
气象科学, 2007, (02) :119-125
[5]   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 [J].
任国玉 ;
郭军 ;
徐铭志 ;
初子莹 ;
张莉 ;
邹旭凯 ;
李庆祥 ;
刘小宁 .
气象学报, 2005, (06) :942-956
[6]   北极涛动年代际变化对东亚北部冬季气温增暖的影响 [J].
琚建华 ;
任菊章 ;
吕俊梅 .
高原气象, 2004, (04) :429-434
[7]   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J].
王遵娅 ;
丁一汇 ;
何金海 ;
虞俊 .
气象学报, 2004, (02) :228-236
[8]   近百年北极涛动对中国冬季气候的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地理学报, 2003, (04) :559-568
[9]   冬季北极涛动对西伯利亚高压、东亚冬季风以及海冰范围的可能影响(英文) [J].
武炳义 ;
王佳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2, (02) :297-320
[10]   北半球冬季纬向平均环流的结构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地理科学, 2001, (02) :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