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0 条
“第四纪”一词之存废及其下界之浅见
被引:2
作者:

孙建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袁维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慧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兰州石化织业技术学院
[3]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西安
[4] 长安大学
[5] 西安
[6] 兰州
来源:
关键词:
第四纪;
存废;
人类纪;
下界;
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与第四纪同时产生的第一纪、第二纪和第三纪等名词已先后被废弃,第四纪一词已失去其意义,建议予以废弃。第四纪是人类生活的时代,故建议用“人类纪”称之。第四纪的下界建议采用古地磁年表上的松山/高斯(M/G)界线,即258万年。其理由是:1)地磁极的大转换本身就是一个事件,它可能与其他事件有着因果的关系;2)在此线附近发现微玻璃陨石和铱微粒与铱异常,代表天文撞击事件;3)火山喷发物的发现是火山活动的证据;4)植物界在此线上下有巨大变化,在此线以下出现许多热带-亚热带植物,此线以上为温带植物;5)动物界也有巨大变化,三趾马动物群为现代动物群和人类所代替,最早的人属化石年龄为240万年;6)南海地区有Globorotaliamultcamerata绝灭事件,北京海进层中有波罗的透明虫等冷水种有孔虫组合出现;7)黄土高原的三趾马红土变成黄土。可见,M/G界线是一条很显著的界线,足以作为人类纪的下界。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关于是否在地层系统中取消“第四纪”(Quaternary)一名词的讨论和危机
[J].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481-485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2]
开展“人类世”环境研究,做新时代地学的开拓者——纪念黄汲清先生的地学创新精神
[J].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4, (04)
:369-378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3]
皖南网纹红土的粒度分布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J].
胡雪峰
;
沈铭能
;
方圣琼
.
第四纪研究,
2004, (02)
:160-166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方圣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4]
南方网纹红土内是否可能存在多个“沉积-成土”过程的旋回?
[J].
胡雪峰
;
程天凡
;
巫和昕
.
科学通报,
2003, (09)
:969-975

胡雪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程天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巫和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5]
洛川黄土地层的再划分及其L9、L15古环境意义的新解释
[J].
孙继敏
;
刘东生
.
第四纪研究,
2002, (05)
:406-412

孙继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刘东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
中新世古猿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J].
刘武
;
郑良
;
高峰
.
科学通报,
2002, (07)
:492-500

刘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郑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高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7]
黄土高原一个连续的晚新生代剖面及其划分与对比
[J].
薛祥煦
;
张云翔
;
岳乐平
.
地层学杂志,
2001, (02)
:81-88+101

薛祥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岳乐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所!陕西西安
[9]
第三系-第四系黄土界线铱异常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马配学
;
毛雪瑛
;
侯泉林
;
柴之芳
;
欧阳宏
;
徐和聆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1)
:74-79

马配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毛雪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侯泉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柴之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欧阳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徐和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技术计放研究实验室,地质矿产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
[10]
泥河湾组的时代、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
[J].
袁宝印
;
崔久旭
;
朱日祥
;
田文来
;
李容全
;
王强
;
严富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1)
:67-73

袁宝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地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天津,北京

崔久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地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天津,北京

朱日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地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天津,北京

田文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地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天津,北京

李容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地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天津,北京

王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地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天津,北京

严富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地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地质矿产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天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