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深部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被引:40
作者
蒋凌志 [1 ]
牛嘉玉 [1 ]
张庆昌 [2 ]
徐国民 [2 ]
孟元林 [3 ]
肖丽华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辽河油田分公司
[3] 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关键词
渤海湾; 深部储层; 沉积作用; 成岩作用;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9.01.01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主要从沉积、成岩方面及与之相关的因素来分析渤海湾盆地深部有利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除了沉积作用外,低地温梯度、高沉积速率、高加热速率、高生烃强度和异常压力等因素影响了成岩作用的进程和强度,对深部储层原生孔隙的保存和次生孔隙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造成了中部黄骅坳陷深层相对高孔高渗储层发育层段多,物性好,而东部辽河坳陷次之,西部冀中坳陷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储集层沉积的两种极端模式——主动裂谷和被动裂谷 [J].
欧阳文生 ;
张枝焕 ;
陆黄生 ;
张明华 ;
程言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6) :687-690
[2]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温度、压力与深部储层次生孔隙的关系 [J].
苗建宇 ;
祝总祺 ;
刘文荣 ;
卢焕勇 .
石油学报, 2000, (03) :36-40+108
[3]   砂岩储层孔隙保存的定量预测研究附视频 [J].
寿建峰 ;
朱国华 .
地质科学, 1998, (02) :118-124
[4]   胜利油田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烃源岩热解产物初析 [J].
卢焕勇,袁佩芳,祝总祺,刘文荣,苗建宇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6) :515-518
[5]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的有机成熟作用及油气生成模式 [J].
郝芳 ;
李思田 ;
孙永传 ;
张启明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6) :555-560
[6]   粘土矿物转化的化学动力学模型与应用 [J].
孟元林,肖丽华,王建国,周书欣,姜贵周 .
沉积学报, 1996, (02) :112-118
[7]  
中国东部深层石油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谯汉生等主编, 2002
[8]  
Diagenetic evolution model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Meng Yuanlin,Yang Junsheng,Xiao Lihua,Li chen. Treatises ofⅩⅢKerulien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f Geology . 2001
[9]  
Overpressure retardation of organic-matter maturation and petroleum gener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Yinggehai and Qiongdongnan basins,South China Sea. Hao Fang,Sun Yongchuan,Li Sitian,Zhang Qiming.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