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游过去20年地下水位空间变异性分析

被引:8
作者
赵洁 [1 ]
徐宗学 [1 ]
周剑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地统计; 空间变异; 地下水位;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08.027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西北内陆干旱区黑河中游为研究对象,基于1985年和2005年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Geostatistics)方法,综合分析了过去20年来地下水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黑河中游近20年来地下水位空间相关性减弱,局部异质性增强,地下水的连通性和脆弱性增加,冲积扇中上部地下水补给区的水位下降(5~15 m)显著,冲积扇下部和河谷细土平原地下水消耗区水位稳定下降,河谷盆地和河谷平原区同时存在水位上升现象,产生了环境地质灾害。因此,为了保持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多角度分析流域的水资源变异规律,合理配置干旱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针对局部环境地质灾害尽快采取相应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Biospheric Aspects of the Hydrological Cycle.[J].R.W.A. Hutjes;P. Kabat;S.W. Running;W.J. Shuttleworth;C. Field;B. Bass;M.F. da Silva Dias;R. Avissar;A. Becker;M. Claussen;A.J. Dolman;R.A. Feddes;M. Fosberg;Y. Fukushima;J.H.C. Gash;L. Guenni;H. Hoff;P.G. Jarvis;I. Kayane;A.N. Krenke;Changming Liu;M. Meybeck;C.A. Nobre;L. Oyebande;A. Pitman;R.A. Pielke Sr.;M. Raupach;B. Saugier;E.D. Schulze;P.J. Sellers;J.D. Tenhunen;R. Valentini;R.L. Victoria;C.J. V?r?smarty.Journal of Hydrology.1998,
  • [2] 空间变异理论及应用.[M].张仁铎著;.科学出版社.2005,
  • [3] 黑河中游盆地甘州区地下水位上升驱动因素及对策研究
    刘宗平
    王鹏
    钱鞠
    张潜
    胡兴林
    [J]. 水文, 2008, (05) : 81 - 85
  • [4] 张掖市甘州城区及外围地下水位上升原因分析
    冯嘉兴
    丁宏伟
    陈建生
    姚吉禄
    何江海
    [J]. 干旱区研究, 2008, (04) : 470 - 477
  • [5] 高台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及成因分析
    王菊萍
    [J].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8, (02) : 123 - 124
  • [6] 黑河实施分水后中游灌区地下水资源量的变化分析
    魏智
    金会军
    蓝永超
    胡兴林
    吴锦奎
    杨思忠
    吉延峻
    [J]. 冰川冻土, 2008, (02) : 344 - 350
  • [7] 中国西北内陆河水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黑河流域为例
    程国栋
    肖洪浪
    徐中民
    李锦秀
    陆明峰
    [J]. 冰川冻土, 2006, (03) : 406 - 413
  • [8] 干旱区地下水位降幅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周绪
    刘志辉
    戴维
    易莉
    [J]. 地理空间信息, 2006, (03) : 18 - 20
  • [9] 民勤绿洲地下水开采时空动态模拟
    肖笃宁
    李小玉
    宋冬梅
    杨国靖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6) : 567 - 578
  • [10] 黑河中游绿洲土地利用对地下水的影响分析
    丁文晖
    张勃
    孟宝
    张华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2) : 129 -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