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甘州城区及外围地下水位上升原因分析

被引:11
作者
冯嘉兴 [1 ]
丁宏伟 [1 ]
陈建生 [2 ]
姚吉禄 [3 ]
何江海 [4 ]
机构
[1] 甘肃省地矿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2] 河海大学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
[3] 甘肃省张掖市地震局
[4]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水务局
关键词
地下水位; 环境同位素; 氟里昂; 地震; 导水断层; 甘州; 张掖;
D O I
10.13866/j.azr.2008.04.016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传统的水均衡方法及环境同位素分析、氟里昂测年等技术,结合地震、地面物探、气象水文及地下水流场分析手段,分析了甘州城区及其外围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结果表明:实施"黑河流域节水灌溉综合治理工程"引起水资源利用分配格局的变化不是引起地下水位大面积上升的原因;水位上升区第四系深层承压水与祁连山基岩裂隙水具有相同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环境同位素特征。其结论:张掖盆地中心地带基底存在与祁连山区相连的北西向深大断裂带一直存在少量,且稳定的地下水越流补给量;自2003年10月山丹、民乐发生大地震以后,使得祁连山山前及盆地内基底断裂活动加剧,同时断裂活动错断了第四系松散层内的隔水层,基底断裂带变为导水通道,加快了祁连山区基岩裂隙水沿着这个通道向上越流补给盆地第四系孔隙水的速度,增大了越流补给量,使盆地地下水补给量大于排泄量,造成地下水位大面积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470 / 4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同位素方法研究巴丹吉林沙漠与古日乃草原地下水补给.[A].陈建生;汪集旸;.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2003,
  • [2] 黑河大墩门至狼心山段生态需水量估算
    郭巧玲
    冯起
    杨云松
    周克仪
    王瑛
    [J]. 干旱区研究, 2007, (05) : 584 - 589
  • [3] 甘肃省近43年降水资源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瞿汶
    刘德祥
    赵红岩
    郭俊琴
    [J]. 干旱区研究, 2007, (01) : 56 - 60
  • [4] 祁连山总云量变化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
    陈少勇
    董安祥
    陈添宇
    安华银
    [J]. 干旱区研究, 2007, (01) : 98 - 102
  • [5] 河西走廊水资源特征及其循环转化规律
    丁宏伟
    张举
    吕智
    杨克元
    李军
    牛祥民
    [J]. 干旱区研究, 2006, (02) : 241 - 248
  • [6] 黑河流域水循环过程中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补给效应
    张光辉
    聂振龙
    王金哲
    程旭学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5) : 511 - 519
  • [7] 河西走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丁宏伟
    张举
    不详
    [J]. 干旱区研究 , 2005, (01) : 24 - 28
  • [8] 影响地下水CFCs定年的主要因素
    秦大军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10) : 120 - 124
  • [9]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及其下游地下水同位素分析
    陈建生
    凡哲超
    汪集旸
    顾慰祖
    赵霞
    [J]. 地球学报, 2003, (06) : 497 - 504
  • [10] 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前缺水区找水方向
    丁宏伟
    姚兴荣
    闫成云
    陈兴元
    [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2, (06) : 17 - 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