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森林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苗族侗族风俗习惯为例

被引:35
作者
余贵忠
机构
[1] 贵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少数民族习惯法; 榔规; 侗款;
D O I
10.15958/j.cnki.gdxbshb.2006.05.008
中图分类号
D921.8 [地方自治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少数民族众多的内陆山区省,境内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原始森林,有“天然公园”之美称。而这些原始森林能得以保存却得力于当地的一些少数民族习惯,这是不争的事实。笔者以为,尽管现代社会制定了许多生态环境保护性法律法规,但从保持生态环境的原始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性、人类社会的人本性以及人的意识无限性和认识能力的有限性来看,充满现代元素的国家制定法无法完全达到使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目的,而习惯法却能发挥功效,这亦为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发展历史所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习惯法与羌族习惯法 [J].
俞荣根 .
中外法学, 1999, (05) :32-35
[2]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苏力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  
梵净山神.[M].章海荣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4]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美]昂格尔(Roberto M· Unger) 原著;吴玉章;周汉华 译.中国政法大学社.1994,
[5]  
法学基础理论.[M].沈宗灵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  
法学基础理论.[M].孙国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7]  
当代主要法律体系.[M].[法]勒内·达维德 著;漆竹生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8]  
搜神记.[M].(晋)干宝 撰;汪绍楹 校注.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