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关联性行为研究

被引:71
作者
马瞧勤
丛黎明
潘晓红
余飞颖
许国章
张丹丹
杨介者
机构
[1]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浙江省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大学生; 性病; 艾滋病; 性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3 [卫生宣传教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性行为状况 ,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教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浙江省 2所综合性大学在校全日制 1~ 4年级学生参加自答式问卷调查。结果  2所大学学生有 78 0 %参加本调查 ,1 3 1 %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 ,发生性行为的平均年龄 1 9 5 1岁 ;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占 2 9 2 %;发生性行为的地点主要为旅馆饭店 ,其次为家里 ;平均性伴侣 1 5 4个 ,1 0 4 %学生自己或者性伴侣有过流产的经历 ;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分别有买卖性关系 ,同性或双性性行为 ;1 4 %曾被诊断患过性病 ,曾经使用过安全套学生回答使用的主要原因是防止怀孕 ,最后一次性行为有 4 7 8%使用安全套。 6 8 6 %~ 71 1 %有性行为的学生认为自己或性伴侣怀孕、自己通过性行为感染性病艾滋病“不可能、可能性非常低或可能性较低”。结论 大学生预防性传播感染和HIV/AIDS意识低下 ,自我保护意识差 ,安全套使用率低 ,使用安全套主要是为了防止怀孕而不是预防疾病 ;多性伴现象严重 ,同性性行为和卖淫嫖娼客观存在 ,大学生存在流产、性传播疾病和HIV感染的危险性 ,针对大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2000年中国大学生性行为调查报告 [J].
“大学生性教育研究”课题组 ;
胡珍 ;
史春琳 .
青年研究, 2001, (12) :31-39
[2]   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社区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四川省内江市城区示范社区“组织运作参与”模式 [J].
马渝根 ;
潘小平 ;
戴静 ;
李绍兴 ;
廖菁 ;
林昭春 ;
万绍平 ;
都尧光 ;
郝康琳 ;
谢佑春 ;
秦光辉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1, (03) :141-144
[3]   北京市大学生性病艾滋病知识、认知及性行为的调查分析 [J].
李爱兰 ;
李立明 ;
张于成 ;
王爱珍 .
中国公共卫生, 1999, (06) :79-80
[4]   北京市大学生性态度与性行为的现况分析 [J].
李爱兰 ;
王爱珍 ;
徐斌 .
性学, 1998, (04)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