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点—场所模型的高铁站点地区规划评价——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33
作者
宋文杰 [1 ,2 ]
史煜瑾 [1 ]
朱青 [1 ]
张文新 [1 ]
丁俊翔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节点—场所模型; 高铁站点; 规划评价; 长三角地区;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6.10.003
中图分类号
U291.73 [];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我国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沿途城市将高铁站点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对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和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基于贝托里尼的"节点—场所"橄榄球模型,通过测算长三角地区26个高铁站点的节点(交通)价值和场所(功能)价值,对高铁站点地区的规划进行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杭州东站、南京南站、宜兴站等8个站点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而大部分高铁站点偏离可持续发展状态。因此规划建设主体应兼顾高铁站点建设存在的潜力与风险,规划中采取有效的方式促进高铁站点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带动城市整体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38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 [J].
宋文杰 ;
朱青 ;
朱月梅 ;
孔翠翠 ;
史煜瑾 ;
顾永涛 .
经济地理, 2015, 35 (10) :57-63
[2]   基于可达性的中国高铁新区发展策略研究 [J].
李传成 ;
谢育全 .
铁道经济研究, 2015, (05) :8-15+34
[3]   高铁时代下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重构——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J].
方大春 ;
孙明月 .
经济地理, 2015, 35 (10) :50-56
[4]   我国高速铁路影响效应实证研究——兼析长三角与武广沿线地区的差异 [J].
刘剑 ;
孙华灿 .
城市规划, 2015, 39 (07) :30-37+49
[6]   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都市圈可达性影响 [J].
汪德根 ;
章鋆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54-61+53
[7]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发展与规划——基于京沪高铁的实证分析 [J].
王兰 ;
王灿 ;
陈晨 ;
顾浩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4) :31-37
[8]   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消费空间的影响 [J].
张文新 ;
丁楠 ;
吕国玮 ;
侯雪 .
经济地理, 2012, 32 (06) :1-6
[9]   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对周边区域影响研究——以北京南站为例 [J].
侯雪 ;
张文新 ;
吕国玮 ;
胡志丁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01) :41-46
[10]   我国高铁枢纽站区开发的影响因素研究 [J].
林辰辉 .
国际城市规划, 2011, 26 (06) :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