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韧性、心理症状与自杀风险的关系

被引:9
作者
杨雪岭
崔梓天
赵静波
赵久波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心理学系
关键词
心理韧性; 心理症状; 结构方程模型; 大学生; 自杀风险;
D O I
10.13342/j.cnki.cjhp.2013.09.029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398名医科院校的大学生,测量心理韧性、自尊及2个月后的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共回收343份有效数据。结果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心理韧性是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的显著预测变量;以心理韧性为潜在自变量,以2个月后的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为潜在因变量分别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心理韧性可以有效预测2个月后的心理症状(χ2/df=2.96,RMSEA=0.07,CFI=0.96,GFI=0.91,IFI=0.96,R2=0.52)和自杀风险(χ2/df=2.43,RMSEA=0.06,CFI=0.93,GFI=0.96,IFI=0.93,R2=0.35)。结论心理韧性对一段时间内的心理症状和自杀风险具有预测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08 / 14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Resilience to suicidality: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J].
Johnson, Judith ;
Wood, Alex M. ;
Gooding, Patricia ;
Taylor, Peter J. ;
Tarrier, Nicholas .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1, 31 (04) :563-591
[2]  
Resilience; vulnerability and mental health.[J].Parvaneh Haddadi;Mohammad Ali Besharat.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 C
[3]   Impact of modeling on adolescent suicidal behavior [J].
Insel, Beverly J. ;
Gould, Madelyn S. .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08, 31 (02) :293-+
[4]  
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目的、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谢杏利;邹兵;黄中岩;.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 10
[5]   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 [J].
席居哲 ;
左志宏 ;
WU Wei .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09) :1426-1447
[6]   冲动性和攻击性对大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影响 [J].
艾明 ;
陈建梅 ;
王敏建 ;
甘窈 ;
沈岩 ;
李大奇 ;
高新学 ;
黎雪梅 ;
李献云 ;
费立鹏 ;
况利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 37 (11) :650-655
[7]   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J].
蒋玉涵 ;
李义安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 (11) :1357-1360
[8]   湖南某高校2005-2008届新生心理健康状况 [J].
熊燕 ;
邓云龙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08) :619-624
[9]   大学生自杀意念与领悟社会支持相关度的研究 [J].
刘智勍 ;
李雅 ;
冯嘉颖 ;
尚鹤睿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01) :89-91
[10]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 [J].
胡月琴 ;
甘怡群 .
心理学报, 2008, (08) :902-912